▲蘇伊士運河目前仍然是全球無可取代的重要航道。圖為運中中段的蒂姆薩湖一景。(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長賜號」貨櫃輪擱淺,卡住蘇伊士運河的新聞震撼全球。在此之前,美國即希望能找到一個辦法徹底解決蘇伊士運河通航量小、時常因各種原因造成航運中斷的毛病。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導,美國能源部轄下的「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於1996年解密的備忘錄顯示,1963年時美國曾計畫「使用核炸彈在以色列沙漠中開挖一條長160英里(約257公里)的死海運河」。儘管該計畫最後無疾而終,但它若是建成了,今天無疑就可以大派用場。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死海運河跟蘇伊士運河基本上是平行的。它貫穿以色列境內的內蓋夫沙漠,將地中海與亞喀巴灣連在一起,藉此打開進入紅海和印度洋的通道。
由於以色列跟美國的特殊關係,這條掌握在美國中東最堅定盟友手裡的運河,足以保證美國海軍艦艇從地中海向中東和印度洋的快速調動。備忘錄裡還表示:「這條運河將成為蘇伊士運河富有戰略價值的替代者,而且可能對經濟發展大有幫助。」
不過備忘錄中也指出示,死海運河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成本。因為傳統開鑿運河的模式實在太過昂貴。而冷戰期間一度盛行的「核彈萬能」理論吸引了美國政府的興趣。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早就在研究如何和平利用核炸彈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甚至計畫用這種方式在中美洲開鑿運河。
按照當時估計,運河每開挖1英哩(約1.6公里)就需要用上200萬噸當量的核彈。核歷史學家韋勒斯坦估算,要建成死海運河,需要使用520枚核彈。
「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調查顯示,死海運河沿線將經過長約210公里的沙漠荒原,當地幾乎沒有人煙,非常適合使用核開鑿法。調查顯示,用核彈開鑿貫穿以色列的運河,似乎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但死海運河最後仍胎死腹中,因為它忽略了最關鍵的政治因素。備忘錄明確指出,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經濟角度,周圍的阿拉伯國家都很可能強烈反對開鑿這條掌握在以色列手裡的大運河。
另一方面隨著美國核子試爆的推進,核爆炸後的放射性污染等威脅逐漸顯現,讓使用核彈開鑿運河面臨難以清理放射性污染的難題。美國最終放棄了開鑿「第二條蘇伊士運河」的計畫,轉而支持埃及政府展開對蘇伊士運河的拓寬工程。
埃及政府從1956年開始先後進行多次運河拓寬工程。如今蘇伊士運河的寬度增加到300米、深度24米,可容納排水量24萬噸的巨輪通過,在一定程度上舒解了這條大運河的堵塞問題。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