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8種魚140億產值受衝擊 農委會喊:福島排核廢水就向日本求償

▲▼外籍漁工,漁業,漁工,漁船(圖/ ETtoday資料照)。

▲日本排放核廢水,含氚廢水不排除擴散至台灣,衝擊我國漁業。(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徐政璿/台北報導

日本政府決定在2年後將稀釋過的福島核廢水排入海,經我國初步評估分析,包含鮪魚、烏魚、秋刀魚等8種重要的經濟物種都會受影響,相關魚種在2019年漁獲量計25萬8737公噸,產值約新台幣140億元。農委會表示,我國漁業若因此受到衝擊,絕對捍衛漁民權益,將向日本政府採取求償措施。

自2011年311福島核災後,農委會立即與原子能委員會、海洋委員會等跨部會合作共同進行漁獲輻射監測,針對我國沿近海洄游性魚類及西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之秋刀魚抽樣檢測銫-134及銫-137。

根據農委會送交立法院的評估報告指出,統計至2021年3月31日共檢測2212件(沿近海魚種1652件,秋刀魚560件),其中2018年為201件、2019年為203件、2020年為208件,均檢測合格,無輻射污染情形

由於福島排放含氚廢水排放後可能隨著洋流擴散,後續影響目前尚未可知,經初步評估分析相關海域現行漁業作業情形,我國在北太平洋公海捕撈的秋刀魚,以及沿近海域捕撈的鮪類、旗魚類、鬼頭刀、鯖鰺、白帶魚、烏魚、鎖管等8種重要經濟物種,2019年相關物種漁獲量計25萬8737公噸,產值約新台幣140億元。

為了因應可能帶來的衝擊,農委會跨部會建立漁獲及作業水域的海洋輻射背景資料等科學數據,其中,海洋委員會國家海洋研究院用數值模擬預測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後在北太平洋的傳輸擴散,並設置海域錨碇浮標自動監測站,提供即時海流和核輻射資料,同時建立台灣沿近岸海洋生態系統核輻射基線,作為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前、後的對比所需資料。

此外,農委會也規劃在不同的作業漁區、根據不同季節、不同種類,自漁港或定置漁場進行魚體採樣,由2020年檢驗208件提升至2021年500件,以綿密調查各項數值,確保漁獲安全。

在水樣檢驗部分,農委會就原來在夏季及冬季針對20處海域監測,提升至四季在62處海域監測水樣、浮游生物及仔稚魚全數列入,檢驗輻射物質,以掌握海洋及各種生物之數值。

至於海洋幅射背景監測,原能會將原有氚廢水之33處監測點,再增加農委會62處水體採樣,達95處監測點,嚴密監控周邊海域。

若日本排放含氚廢水後有具體科學證據顯示影響我國漁業,農委會也強調,政府絕對捍衛漁民權益,將向日本政府採取求償措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