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把財庫養在「理財e把兆」!AI機器人5秒幫算最佳投資組合 最低3000元進場

2021年04月19日 11:04

理財,投資,小資,記帳(圖/pakutaso)

▲近年興起的線上銀行AI系統,隨時都能下單、檢視,讓不少「理財小白」成功跨出投資第一步。(圖/翻攝自pakutaso.com)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線上投資理財正夯!隨著去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上台灣股市驚奇狂飆,不只原本走跳股市的族群,甚至30歲以下的投資人數也創下新高。然而,從年輕人到中年人,現在仍有為數不少的「理財投資小白」,看到陌生的理財、投資名詞就昏頭,因此遲遲不敢踏出第一步,久了就成惡性循環,看著同儕只花短短幾年時間,就滾出不錯的報酬,自己只能心生羨慕。

然而隨著科技進步,為了讓投資理財更快速即時,近年各家銀行紛紛推出線上理財系統,「兆豐銀行」也不例外,2020年1月即領先各大公股行庫推出「理財e把兆」,透過設計相當精細的16個「AI小機器人」,統整龐雜繁複的市場大數據與投資組合,再加上兆豐銀行長期預測市場趨勢的專業度,一舉幫所有用戶鎖定最佳投資標的,並且分散風險。值得一提的是,建置這個系統不只是為了本來就有投資理財習慣的用戶,更是要助所有「小白們」一臂之力,以簡潔明瞭的版面和易懂流暢的步驟,一步步帶領小白從零開始,穩健地完成圓夢、退休的目標。

▲▼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理財,理財小白,投資,疫情,圓夢,退休。(圖/擷取自「理財e把兆」網站)

▲兆豐銀行於2020年初,領先各大公股行庫推出「理財e把兆」。(圖/擷取自「理財e把兆」網站,下同)

對於理財投資小白來說,在尚未體驗以前,可能從來沒有想過「錢」進市場可以這麼直覺快速。就算沒有兆豐銀行帳戶也沒關係,只要透過線上開立MegaLite數位帳戶即可加入,3~4步驟就能輕鬆設定成功。接著,有經驗的用戶可直接選擇頁面上的「快速前往投資」,初入門者別擔心,選擇另一個「自行設定目標」的選項,就可以立即在頁面上進行「5秒投資試算」。

首先,5秒試算設定貼心地將多數人的目標列出來,用戶可依自己的需求,選擇「我要投資、我要圓夢、我要退休」,接著「理財e把兆」馬上就能依照用戶選擇的投資屬性、年限、預計投資金額,試算出預計的投資報酬率,並規劃適合該用戶投資屬性的股票、債券甚至其他投資,幫用戶精準地揮出最佳投資策略的一棒。

▲▼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理財,理財小白,投資,疫情,圓夢,退休。(圖/擷取自「理財e把兆」網站)

▲▼「理財e把兆」版面設計清晰,投資設定詳細、步驟流暢易懂,頗受投資人推薦。

▲▼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理財,理財小白,投資,疫情,圓夢,退休。(圖/擷取自「理財e把兆」網站)

也就是說,小白用戶不用再事先爬功課爬到眼睛脫窗,投資下去也不用時時刻刻盯盤,只要具備基本概念,再加上對自己投資個性與本金有足夠的掌握度,不必是VIP高資產客戶,就能讓「理財e把兆」AI小機器人化身的專屬「理財專員」,手把手帶自己敲開投資大門。兆豐銀行也自信地表示,即使用戶的投資屬性相同,系統的AI小機器人會依客戶的性別、年齡、收入等資料,做出客製化的投資組合建議,為每個用戶送上量身打造的個人化理財投資服務,在凡事講求快速的時代,讓投資變得更有效率,更穩定地達到預計目標、享受實際成果。

▲▼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理財,理財小白,投資,疫情,圓夢,退休。(圖/擷取自「理財e把兆」網站)

▲算出預期投資報酬率的同時,AI機器人也會提供推薦的投資組合。

不過2020年疫情造成突如其來的動盪,仍是讓不少人心有餘悸,但沒有人可預測的未來變化,不該成為人們停止規劃未來的理由。兆豐銀行最挺你,用戶最低只要定期3000元就能進場投資,「理財e把兆」體貼地把投資過程中可能會有的進修、失業、結婚、育兒等重大事件,納入需幫用戶調整的服務範圍。用戶如果無法按照原計劃繼續投資,系統就會另外分析如何以現有的投資條件達到原訂目標,幫用戶重新照亮新的投資道路。

除此之外,為了避免因市場變動而導致投資報酬不如預期,「理財e把兆」定期也會幫用戶的投資組合做「總體檢(再平衡)」,就像養車、養美肌,在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養的財庫,自然也要保持在最佳狀態。

▲▼兆豐銀行,理財e把兆,理財,理財小白,投資,疫情,圓夢,退休。(圖/擷取自「理財e把兆」網站)

▲貼心智能設計,解決過去投資人的痛點。

理財投資的年齡門檻逐年降低,不僅因為投資理財、資產配置的觀念愈來愈深植人心,最重要的還是線上系統的輔助,大大解決過去準投資人毫無頭緒、不敢進場的痛點。更別說現在只要用Line整合個人化服務,通勤、午餐時間或約會空檔,隨時都能檢視由「理財e把兆」統整來的最新理財資訊,不怕跟不上市場腳步。如今,定期投資、穩健獲利的關鍵,或許不全在於投資人精準的眼光,懂得善用銀行的智能AI服務,也能在同儕中出線、讓前輩們刮目相看。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