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庫。(圖/記者林振民攝)
記者許展溢/台北報導
台灣正面臨嚴重缺水危機,部分水庫都已快見底,其中,翡翠水庫負責供應大台北地區用水,卻不受影響,學者分析主要就是,翡翠水庫的環境不良影響都有評估過,且其中的「管理委員會」有足夠經費同時發揮了功能,更裝設自動水質監測,呼籲中南部水庫一定要做好管理,不能只是花錢蓋完就沒事了。
台灣大學環工所教授駱尚廉說,翡翠水庫蓄水容量有3億噸,當時建置前甚至做了考古遺址調查,也和原住民協商好,比較特殊的是有一個「管理委員會」,有足夠經費做崩塌、污染整治,但很多水庫都沒有針對會造成污染的茶園、養雞和山坡地等種植情況管制,加上翡翠水庫一開始就說好不開放觀光,即便有部分開放露營,重點就在「污水都要有節流管制」。
駱尚廉表示,這樣一來,就不會有其他污染,翡翠水庫更有「大台北水質水量保護區委員會」,同時這地方唯一跟很多地方不同的是,有一個「自動水質監測系統」,因此水源控制非常好,不太會有淤積等問題,水質自然就很好。
駱尚廉指出,淤積的量很少,當時以100年為設計,但現在看來可以撐到到500至1000年,可以說是能永續經營的水庫,很科學化調配放水,不會輕易放水。駱尚廉點出,花很多錢做水庫,但中南部沒有花心思做管理、整理,像過去很多水庫遇到颱風很頭痛的是,直接把乾淨的水放掉,結果氣象預報只要不准,就變成沒那麼多水。
駱尚廉最後呼籲,中南部一定要未雨綢繆才能超前部署,不能說下雨了水的問題就解決,因為水庫是花很多錢做的,要想盡辦法做好管理達到永續經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