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邱太三。(圖/記者蔡紹堅攝)
記者魏有德/台北報導
陸委會近日舉行第26次諮詢委員會議,就美中「2+2」會談後,美中台三地經貿關係變化、影響及因應策略提出建言。部分委員認為,受美中科技戰影響,大陸可能會加速吸納我高科技技術、人才等,「現階段大陸力推內循環及科技自主創新,台灣產業供應鏈優勢可能會受影響,政府應留意關鍵產業技術,嚴防我高科技、敏感技術及人才外流。」
▲中美外交高層對話。(圖/路透社)
據學者報告指出,美中「2+2」會談顯示雙方皆有備而來,發言內容透露出各自有對內及對外政治需求。美方展現對華強硬已為美國民主及共和兩黨共識且有多數民意支持;陸方原希藉此次會談使拜登政府重置對華政策,惟雙方嚴詞交鋒,凸顯現階段美中敵意轉強,戰略互不信任。
拜登政府將大陸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延續前任川普政府部分對華政策,並透過聯合國際盟友圍堵,「美中關係呈現戰略對抗,美國未來如何調整對陸定位,是否會上升為戰略敵人,將影響未來美中台三角關係。」
部分委員指出,美中對抗格局延續,其中,美中貿易及科技戰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重組,由2月24日美國總統拜登簽署行政命令,強化審查美國關鍵產業供應鏈及近日揭櫫 2 兆美元基建計畫等作為可看出,拜登政府希望強化美國製造業回流、重建美國供應鏈在地化。我政府應密注此情勢下對臺灣經濟及產業之影響。
部分委員提到,受美中科技戰影響,美中兩套系統持續相互脫鉤,大陸可能會加速吸納我高科技技術、人才等。大陸現階段力推內循環及科技自主創新,台灣產業供應鏈優勢可能會受到影響,政府應留意關鍵產業技術,嚴防我高科技、敏感技術及人才外流。
對於美中競爭下的台灣因應策略,部分委員建議,政府可思考美台如何於供應鏈、人才、技術、資本市場等面向加強連結,深化雙邊戰略夥伴關係,並持續協助產業多元布局、調整供應鏈,強化整體國家經貿發展利益。
兩岸關係持續冰凍的情況下,部分委員建議,在有效管理、循序漸進及風險控管等原則下,可適度開放兩岸文化藝文及觀光交流,以促進兩岸良性互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