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對策」排除同志!團體呼籲:開放人工生殖法、共同收養

▲▼ 同志,同性戀,LGBT,彩虹旗,彩虹。(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少子化對策」排除同志家庭,同志團體聯合聲明。(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少子化議題延燒,行政院昨6日拍板相關對策;不過今(7)日同志團體聯合聲明,目前政府將原先提供給中低收入戶夫妻的不孕症治療補助,加碼擴大至一般不孕夫妻,但《人工生殖法》仍然排除同志配偶,而且至今同志家庭仍不能共同收養小孩,呼籲行政院「請不要忘記同志家庭!」

少子化升級為「國安問題」,美國中情局(CIA)日前更預測台灣生育率為2021年「全球最後一名」,行政院會終於在7日通過衛福部提報的「少子女化對策-建構安心懷孕友善生養環境」。不過彩虹平權大平台聯合許多同志團體表示,這些政策仍排除同志家庭,台灣身為「亞洲第一」通過同性婚姻的國家,卻依舊讓同志家庭有別於異性戀家庭,少子女化對策仍舊忽視台灣同志家庭的存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人工生殖法排除同志

團體表示,2007年立法的《人工生殖法》以配偶為單位,進行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讓不孕夫妻可以透過台灣人工生殖技術的協助,實踐生養子女的夢想。而2019年雖迎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保障,但《人工生殖法》尚未修正納入同志配偶,技術和補助僅限縮於已婚異性戀夫婦,少子女化對策的美意,同志們等於「看得到卻吃不到」。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截至2021年1月份,締結同性婚姻的配偶共有5326對,然而也意味著5千多對的同性配偶,僅因為相愛者是同性,就失去國家對於人工生殖技術的使用資格與相關津貼。

根據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的服務經驗,同志們只能花費大筆金錢求助海外醫療資源,承擔往返海外求子的法律風險、失去使用台灣優良人工生殖技術的代價,看著外國不孕夫妻前來台灣使用人工生殖技術,已經符合現行法中「妻有子宮」的已婚女同志配偶只能選擇前往海外,嚐盡同志生養資格被國家排除的辛酸,在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後,如今因為疫情出不了國,同志們等無可等。

二、同志家庭無血緣小孩「被迫單親」

按目前法規程序,同志配偶收養另外一方親生的子女,實務上至少需要6至8個月,正是孩子最需要照顧的期間,卻無法在小孩出生後直接享有育嬰假及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必須等待繼親收養流程結束,而今日所提出育嬰假與津貼的配套在同志家庭也在時間上打了折扣。

另外無血緣收養家庭受困於748同婚專法限制,面臨收養前「小孩、結婚二選一」;收養後,配偶「無法接續收養自己的養子女」,讓收養家庭中沒有親權的家長,連育嬰假與津貼都無法申請,實質雙親仍只能「被迫單親」,兒童權益保障只有一半。

▲▼同志團體聯合聲明「少子女化對策,請不要忘記同志家庭」。(圖/彩虹平權大平台)

▲同志團體聯合聲明「少子女化對策,請不要忘記同志家庭」。(圖/彩虹平權大平台)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彩虹平權大平台、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組成倡議小組,已對於同志收養的困境提出修法,訴求未來可以透過修法,讓同志不只可以結婚,也能生育、養育子女,減緩目前國家人口緊縮的困境。

團體也聯合呼籲政府,儘速修正《人工生殖法》,開放女同志配偶合法人工生殖,研議代孕政策時納入同志需求及經驗,實踐生育平等。同時修正同婚專法未竟之處,讓同志可以「共同收養子女」,保障被收養兒童權益;另也全面檢視國家家庭及人口政策,讓同志與異性戀家庭沒有落差。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