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歌手全世煌與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創辦人洪錦芳合影。(圖/記者嚴云岑攝,下同)
記者嚴云岑/台北報導
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在母親節前夕公布自立宿舍調查,2020年全國4685位接受「安置後追」輔導少年中,僅有2%可轉銜「自立宿舍」,且聘僱人員多為約聘職。協會創辦人洪錦芳感慨,「明天的成年罪犯,是今天的偏差少年。」呼籲衛福部應在全台23縣市廣設自立服務,扶助失家兒正向自立。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3000位失家兒少住進育幼院等安置機構,更有5000多名離院兒少15歲就被迫自立,不過提供重要轉銜服務的自立宿舍,卻從2011年的100床,減至2021年的98床,失家少年無處可去,只能加入幫派、淪為詐騙車手或街友,自傷事件更是頻傳。
洪錦芳表示,早期失愛的孩子,在智力、語言、抽象思考都比在一般家庭成長的孩童落後。被安置的少年若國中畢業後不繼續升學,就必須離開育幼院、寄養家庭,等同於15歲就要被迫自立,這類孩童最大的共同點為父親在監服刑、母親不知去向,若能及早防堵,就能減少成長過程犯罪的發生。
▲洪錦芳闡述失家兒少問題。
「新加坡照顧失家兒到21歲、歐美到23歲,但台灣到15歲就放手。」洪錦芳感慨,許多失家兒少離開育幼院或寄養家庭後都會住在一起,進而染上喝酒、嚼檳榔或毒癮等惡習,台灣風險家庭失能少年初步估計2萬人,政府在離院僅後追一年即結案,呼籲政府在社安網「補破網」。
中華育幼協會秉持「15自主、30而立」理念,每年挹注600萬元幫助失家少年。洪錦芳說,希望能透過協會挹注,幫助高風險少年翻轉三代,資助項目包括學費、生活扶助與急難救助金,另也有租金、押金補助。目前更有4人在協會資助下讀到研究所。
創作歌手全世煌也是失家少年之一,小學時父母就遭人殺害,寄居親戚家也遭到不當對待,所幸經社福團體協助到台北唸書,透過教育與努力翻轉人生。
全世煌出席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分享成長心路歷程,他將自己定位為「音樂社工」,希望透過創作帶給失家少年希望。在台中開設早餐店後,也陸續聘用5、6名失家或失學少年擔任店員,讓他們獲得基本的溫飽,並教導一技之長,以期在成年後自立生活。
▼洪錦芳公布社安網期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