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指出,我國疫苗取得率與施打率呈現雙低。(圖/記者林悅翻攝)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消基會今(14日)指出,自疫情爆發已來,台灣政府靠著邊境管理,口罩防疫以及隔離政策,持續一年四個月的抗疫戰爭,但台灣疫苗的防疫局勢明顯落後, 檢視目前台灣施打疫苗進度,接種率僅佔總人口數0.55%,距離達到群體免疫成效的六至七成接種率,差距甚遠,顯示施打對象有極大推廣的空間,需要政府再加把勁。
對於台灣疫苗接種率僅佔總人口數0.55%,消基會認為,主責單位應對已採購的各廠牌疫苗,積極宣導正確的疫苗資訊,充分揭露並明確告知疫苗保護力、可能的非嚴重不良反應(發燒、頭痛、肌肉痠痛等副作用),協助民眾掌握疫苗接種的正確知識與衛教資訊,才能有助民眾正確選擇施打與否,朝疫苗防疫的階段邁進。
對於自願接種疫苗者,消基會認為,應有相關配套,且應保障接種者的相關權益。政府應優先考慮研擬准予不影響原有工作權益的給薪疫苗假,提供前往接種疫苗及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者申請。除既有推動的公費施打對象,自費對象應優先推動讓健康無虞的18歲以上民眾施打。
對於完成疫苗施打者,消基會指出,應提供施打疫苗相關證明,作為未來出入境申請的國際認可文件,並研擬制定回台縮短檢疫及隔離時間的防疫措施,銜接日後國境開放的配套制度。更要積極研擬與藥害救劑制度銜接的接種補償機制,以便提高接種疫苗的誘因,保障接種者的權益。
消基會也提到,疫苗大量接種,可能產生一定比例的不良反應案件,政府應制定監測疫苗接種系統,透過手機科技,掌握接種後的健康情形並提供相關衛教,提醒民眾第二劑的施打日期。針對不良反應者,應啟動防護程序與照顧機制,經民眾回報有較嚴重的症狀或對生活造成的衝擊(缺席工作或就醫等),應有專人立即進行追蹤關懷,提供照顧資源與給薪病假,並視接種者的實際狀況,進行接種後不良事件的通報。
消基會呼籲政府,應充分宣導疫苗資訊,充分揭露並明確告知疫苗保護力、可能的非嚴重不良反應,已及疑似不良反應,協助民眾掌握疫苗接種的正確知識與衛教資訊,降低對疫苗不信任的疑慮。
消基會也表示,政府應重新擬定疫苗施打的優先順序,提出鼓勵疫苗接種的配套方案與防護機制,確實保障接種者的工作、健康、出入境相關權益,並研擬立法提高預防接種疫苗受害者的救濟補償金,增加民眾接種意願,創造更完善的疫苗防疫救濟資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