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凌/疫情升溫急診真的會滿載嗎

▲▼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板橋院區急診室外設立快篩站,有民眾穿著便利雨衣前來篩檢,篩檢站 。(圖/記者李毓康攝)

▲一旦重大災難發生,因為急診醫師及一般科醫師之不足,醫療恐將崩潰。(圖/記者李毓康攝)

當新冠肺炎以排山倒海之姿,殺的全世界哀鴻遍野之際,除了燒不盡的火,響不完的警鈴外,幾乎各國都會聽到「醫療崩潰」。只見急診室外綿延不盡的救護車,一張張進不了急診門的推床,更遠的是打不通的電話。急診門外是一張張顯露著焦急期待的臉,門內則是一件件被汗水濕透的防護衣,門內外都有著共同的心聲—絕望。

不論是先進國家的美國,或是有著數億文盲的印度,乃至文明大陸的歐洲,通通因為新冠肺炎而導致醫療崩潰。其實也不難理解。表淺的講,病人太多了,或突然暴增,所以醫師不夠。雖然印度每萬人只有7個醫師,醫師太少了,但是美國可是24.5,德國可是38 .9,又如何會醫療崩潰呢?

醫療崩潰更深層的理由是,「醫師流動性」不足。怎麼說呢?急診室需要的是一般科基礎的醫師。什麼都會看,什麼都能看的急診專科醫師,工作是救急,重視的是廣度,而非長期且深度診療,但由於科技進步,醫療分工愈細,更多的醫師進入專科醫師領域,愈來愈多的醫師從事愈來愈小的領域,基本上也無法再返回一般科領域,因此如急診醫師這般十二項全能之醫師,則是嚴重不足。

或有好事者說,把專科醫師調去急診不就好了啊。不幸的是,醫師除了穿一樣的白色外袍外,會做的工作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的。舉例來說:外科醫師幾乎已經忘記聽筒長什麼樣?心音聲及心電圖如何?胸部X光片何時是浸潤等等。另外,要求內科醫師判斷何時是急性腹部急症?腎結石該打針或該手術?或是骨科感染是該手術或打針等等。這些均是強人所難,且會造成病人災難性影響的。

制度面上觀之,急診室真的會滿載,而且只要重大災難一發生,幾乎就立刻超過負荷。當然,今日醫療院所幾乎都有大災難支援方案,但是僅限於短時、有限度的時段,一旦如新冠肺炎疫情為時數周乃至數月,急診必然崩潰,接著專科醫師崩潰的更快,最後醫療院所也會崩潰。該怎麼辦呢?其實國家不須過多專科醫師,多數時候,一般科醫師才是真正扛起守護民眾健康的責任。國家必須在政策面上落實這樣的作法,否則面對愈來愈紛擾的世界,我們只會愈來愈無助。

好文推薦

葉文凌/【柔道童遭摔腦死】強身先顧安全 降低運動健身風險

葉文凌/就算骨折仍堅持跪爬交棒 是不放棄還是不智

葉文凌/診斷書寫的是醫療事實 不是黃牛說了算

●葉文凌,醫師,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