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接種順序。(圖/記者曾筠淇製)
記者陳俊宏/綜合報導
對於台灣疫苗接種順序,美國華裔醫師Justin Yang表示,還滿令人失望的。他以美台接種疫苗順序為例,「連美國這種沒有健保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超級混亂的國家, 都能訂出詳細的施打順位,列出慢性病清單,台灣疾管署真的要加油加油。」他也回應網友留言,「請問你台灣國情的意思是:30歲健康的官員應該比你家裡75歲高危險的媽媽早打疫苗嗎?」
Justin Yang於7日在臉書發文,列出美國麻州今年初公布的接種順序,他表示,美台第一個最大的差異,是麻州phase one (第一期)接種種對象是風險最大(醫護/看護、消防救護/警察),或是得病後可能產生重症或死亡各高風險人群(長照/安養院、流民)。
Justin Yang說,台灣則把「維持防疫體系運作之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官員」、村里長擺在第二順位,身體健康的官員或是村里長即使感染,重症死亡的機率會比長照老人或流民要來的低很多;因此,他個人不覺得官員或是村里長的順位應該比長照人員或是警察還高,重症及死亡的風險跟接觸風險應該一起評估。
▼Justin Yang要台灣疾管署加油。(圖/指揮中心提供)
Justin Yang指出,台灣目前沒有很重視長照、安養機構的COVID風險,這在去年麻州和紐約可是付了很慘痛的代價而學習到的經驗;去年3到5月,美國重災區的長照、安養院簡直是「等死院」,美國COVID死亡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安養院,在麻州一半的COVID死亡人數來自於安養院裡的老人。
Justin Yang表示,去年很多新聞畫面,是一袋又一袋的老人從長照機構裡被抬出來;台灣應該儘快建立安養院醫療人員及老人每周定期PCR篩檢機制,因無症狀者快篩偽陰性真的太多,同時應安排長照、安養院人員為疫苗接種的第二順位,等到你因為有症狀才去篩查,查到一個陽性老人的時候,那個長照機構基本上就完了。
Justin Yang寫道,這是美國用去年疫情剛爆發時,慘痛老人死亡所換來的經驗,希望台灣引以為戒,畢竟,每一位老人都是一位台灣人的爸爸或媽媽。
Justin Yang指出,還有台灣目前施打順位當中沒有遊民,這一批人群往往是社會裡最被忽視的一群人,但他們也是最容易爆發疫情及高比例重症或死亡的人群;在麻州,遊民是被列入第一波施打名單裡的,台灣也應該考慮把遊民及收容所工作人員列入優先施打對象。
▼Justin Yang認為,台灣目前沒有很重視長照、安養機構的COVID風險。圖為台北市某爆發感染的安養院。(圖/東森新聞)
「說真的,這一份接種順序的安排,還蠻令人失望的。」Justin Yang說,台灣應該利用最引以為傲的健保資料庫系統,透過TOCC和慢性病史運算出接種順序,而不是單單以接觸風險來制訂接種順序。
Justin Yang表示,這樣的順序在去年還沒有社區感染前,是可以接受的;但現今台灣已進入社區感染,接種順序就應該調整讓最高危險的人群能最早打到疫苗,以減少對醫療量能的衝擊,連美國這種沒有健保系統、電子病歷系統超級混亂的國家, 都能訂出詳細的施打順位,列出慢性病清單,台灣疾管署真的要加油加油。
對此,有網友留言,「這是根據台灣的國情、專家所訂出的接種順序,為什麼非得跟美國一樣,也不用批評的一無是處吧。」Justin Yang則回應,「請問你台灣國情的意思是:30歲健康的官員應該比你家裡75歲高危險的媽媽早打疫苗嗎?」
也有網友說,「看來你根本不懂村里長要做些啥事,自己Google台灣的新聞,多少村里長是第一線接觸到確診者的。」Justin Yang則指出,「不好意思,我知道里長在做些什麼事情,那些居家隔離者有適當的ppe和社交距離,安全性是很高的。反觀是安養中心/長照那種零距離的接觸,從流行病學上的角度而言,傳染風險高得嚇人。」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