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學者反對「不科學二期解盲」:建議補做英、印變種株數據

▲疫苗。(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技師詹家琮建議,二期解盲應盡快補充英國或印度變異株的數據。(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實習記者陳妙津/綜合報導

高端新冠疫苗二期臨床昨(10)日解盲,血清陽轉率達到99.8%,中和抗體幾和平均效價(GMT titer)為662,不過外界仍質疑安全疑慮。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技師詹家琮建議,目前數據仍是以病毒最原始的武漢株來做比較,可能會導致數據失真,二期解盲應盡快補充英國或印度變異株的數據,資料才更完備。

免疫領域專業的詹家琮表示,抗體中和效力試驗不足以取代三期臨床試驗,因為施打疫苗後的人體免疫反應不僅只有抗體,還會牽引多種免疫反應,都會直接或間接影響病毒的感染以及人體的病理結果,這只有臨床三期試驗後,經過觀察受試者的身體反應才能得知,而抗體中和力試驗僅是單純使用血清、病毒、一種細胞及培養液的設計,和人體整體反應無法相較,至少要進入臨床三期並完成中期的試驗才能看出更具體的效果。

詹家琮表示,目前國產疫苗將國外二期臨床僅有數百人的設計,各自擴充到4千人,希望藉著增加二期臨床試驗的人數,來彌補或是取代三期臨床試驗,那最好盡快在二期解盲的血清中和效力試驗裡,一併加入英國株甚或是印度株的實驗數據,避免數據失真不可信,因為病毒更迭快速,在我國社區內流行的主要病毒株早已不是原先的武漢株,而是感染力及致死力更高的英國變異株,且考量到印度變異株在海外也有流行跡象,應該一併納入研究。

詹家琮也認為,解盲數據中的染病後恢復者血清同樣可以取巧,國產疫苗可能會拿這血清數據來強調它們的疫苗接種後產生的抗體效力比染病後恢復者的抗體還要高,「因為如果是以現在感染英國株病毒的人的恢復期血清來測試,中和武漢株病毒的效力表現肯定不會好,這樣疫苗接種者的抗體效力測試結果相較之下就會顯得好一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