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今日召開記者會。(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李宜秦/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不少出現症狀的民眾都會前往快篩,然而許多快篩陰性者進行核酸檢測又轉陽性,或快篩陽性後核酸檢測陰性的個案也很常見,外界質疑快篩準確率過低。指揮中心解釋,快篩準確率與地區風險高低有關,如中南部病例數低,快篩偽陽性機率就會較高,甚至可能百分之百,但在雙北高風險地區,準確率就可達八成。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羅一鈞醫療應變組副組長表示,快篩準確率與廠牌關聯性低,與使用地區的風險高低較有關,以雙北高風險地區而言,有接觸史的民眾外篩準確率可達八成以上。
羅一鈞說,若在病例數較低的中南部地區使用快篩,偽陽性機率高,快篩陽性後核酸檢測陰性的可能性就會很高,「甚至可能百分之百」。
他坦言,快篩準確率除跟使用地區風險高低有關外,甚至在同一個高風險地區、不同場域檢驗使用,狀況都會有差別。例如若匡列整個學校有風險,但在不同樓層檢驗,準確率也不同。
羅一鈞說,快篩是為了在短時間內做好分類風險,針對快篩陰性後核酸檢驗陽性、快篩陽性後核酸檢驗陰性的狀況,都必須有心理準備,須完成第二次的核酸檢驗才會正確。
▲6/10本土病例確診趨勢圖。(圖/指揮中心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