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疫苗短缺,許多民眾尚未施打。(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國產疫苗話題持續延燒,引起全台民眾關注。對此,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台灣疫苗的部署速度仍舊太慢,國外已有多國在採購2023年的疫苗,若只靠國產疫苗撐場,恐怕又會重蹈覆轍。而這又與「傳統美德」有關。
高端藥廠日前二期解盲成功,國產疫苗邁出一大步,引起社會關注。不過,目前國產疫苗仍有許多困境,解決辦法則有2種。
若國產疫苗想克服困境,勢必要向世界衛生組織(WHO)申請緊急使用授權(EUA),或是向歐盟的醫藥管理局申請三期臨床實驗,取得認證後,施打疫苗就能出國。
聯亞生技預計6月底解盲,希望解盲成功後,7月中能通過台灣緊急授權,在印度開啟三期臨床實驗,若三期實驗通過,有望直接透過印度,向WHO申請疫苗認證。
▼蘇益仁表示,目前國外都在布局明、後年的疫苗,若台灣只靠國產疫苗,恐會重蹈覆轍。(圖/記者洪巧藍攝)
對此,第一任疾管局長張鴻仁表示,台灣無法進入WHO的任何一項架構,此次的國產疫苗,並非單純的醫藥問題,而是兩岸問題。
▲張鴻仁表示,國內疫苗缺少,與「傳統美德」有關。(圖/《東森新聞》)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也說,目前許多國家正在布局,採購2022年,甚至還有2023年的疫苗,若台灣只能靠國產疫苗,恐怕又會陷入相同狀況。
張鴻仁則解釋,會發生這種狀況,主要與「傳統美德」害的,依照台灣人的個性,還是希望買便宜一點,不要買貴、也不要浪費,恐怕就變成《伊索寓言》裡「父子騎驢」故事的狀況。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