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染疫與接種疫苗死亡率曝光 4QA一次看懂風險、副作用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日本捐贈的AZ疫苗6月15日開打,卻陸續傳出猝死案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7日公布75歲以上長者死亡率數據,若以人口數來看,死亡率為6.65%;若以染疫數來看,死亡率為22.7%;若以接種數來看,死亡率為0.0046%。此外,《ETtoday新聞雲》也整理出施打疫苗的4大QA供民眾參考。

▲▼日本捐贈我國124萬劑AZ疫苗,15日在新北市全面開打,第一波開放年齡85歲以上的長者接受施打。位在板橋高中體育館的疫苗施打站,按不同時段替不同里別的85歲以上長者施打疫苗,施打狀況良好。(圖/記者湯興漢攝)

▲部分民眾憂心長者施打AZ疫苗可能會帶來未知風險。(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說明,國內從去年疫情開始到現在75歲以上確診者937例,當中有213例死亡,死亡比例達到22.7%。而截至6月16日為止,國內共計有113萬3515人接種AZ疫苗,其中17萬4098人是75歲以上長者,在11例接種AZ疫苗後死亡的報告中,有8例發生在75歲以上長者,所以從接種數來看,死亡率為0.0046%。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如根據109年度我國人口統計資料顯示,75歲以上年中人口為143萬3286人,同年度75歲以上死亡人數為9萬5367人,死亡率為6.65%;故可得知,即便在未接種COVID-19疫苗的情形之下,預期平均每日都會有200多名75歲以上長者死亡。

不過,截至17日深夜11時統計,全台已有28人在接種疫苗後猝死。

▲▼全台各地施打AZ疫苗猝死人數。(圖/ETtoday新聞雲製作)

▲全台各地施打AZ疫苗猝死人數。(圖/ETtoday新聞雲製作)

至於外界憂心注射疫苗是否會為長者帶來未知風險,《ETtoday新聞雲》整理出施打疫苗的4大QA,分別為疫苗副作用、施打後注意事項、哪些人不可打AZ疫苗、現在誰可以施打AZ疫苗,詳細如下:

Q1:疫苗副作用有哪些?施打後要注意什麼?

施打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與確診新冠肺炎的症狀雷同,讓不少人相當擔心,對此,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接種COVID-19疫苗後,依個人體質不同,可能會產生疲倦、頭痛、肌肉痠痛、發燒超過38度、畏寒、關節痛及噁心,不過症狀通常較輕微,且在數天內會改善消失。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台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也提醒,有3種狀況要特別留意,第一、打疫苗會出現發燒,但要注意的,通常是施打後24小時內發作,假設超過24小時才出現症狀,就要小心可能不是疫苗所引起;醫師接著表示,疫苗造成的發燒通常不會超過48小時,一旦超出48小時,就要盡快就醫。

第三、疫苗會引起發燒,但不會引起明顯的呼吸道症狀,李秉穎說,若打了疫苗不只發燒,還有嚴重咳嗽、流鼻水或其他跟疫苗不相關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確認是否有其他的感染症。

▼疫苗施打前後注意事項。(圖/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苗施打注意事項。(圖/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苗施打注意事項。(圖/衛生局提供)

Q2:打疫苗結束要注意什麼、要觀察到什麼時間點?

醫師姜冠宇表示,施打疫苗後,通常會留在原地觀察30分鐘,如果發生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趕快向醫療人員反應,且AZ疫苗在長者身上產生的副作用相較於年輕人更低,若在這30分鐘有出現任何不適要盡快回報。另外,也提醒民眾,近期天氣較炎熱,在等待接種疫苗時可能會出現熱中暑現象,乘涼散熱機制也要做好。

至於打完疫苗須在原地等待30分鐘,是針對過敏性休克進行觀察,感染科醫師黃高彬說明,AZ疫苗曾出現的血栓等,則是返家後留意至少2至3個星期。

醫師李秉穎提醒,血栓的症狀有頭痛、腹痛、胸痛等,但會持續存在,並不會緩解,可能伴隨腦壓上升、嘔吐、噁心、意識模糊、癲癇等症狀,也可能塞住腹部腸繫膜血管,導致缺血性壞死,若有相關症狀,應該盡早檢查。

▼染疫與接種疫苗的症狀差異。(圖/台中市府提供)

▲台中打疫苗兩死。(圖/市府提供)

Q3:哪些人不可打AZ疫苗?

指揮中心公布AZ疫苗施打建議,不可施打者包含:

對疫苗所含成分過敏者
施打第一劑AZ疫苗後出現急性嚴重過敏反應者
18歲以下青少年

另有急性嚴重疾病且伴隨發燒或急性感染者,應暫緩施打AZ疫苗。

有以下狀況者,應謹慎評估施打疫苗的效益及風險,再決定是否施打AZ疫苗:

血小板減少或任何凝血功能異常,如血友病
免疫功能不全者,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
懷孕或是可能懷孕的女性
正在哺乳的女性

●在服用避孕藥或荷爾蒙治療的女性,經醫師評估則可接種。

▼疫苗接種對象分類。(圖/記者曾筠淇製)

▲▼疫苗接種分類(0609新七類)。(圖/記者曾筠淇製)

Q4:現在誰可以施打AZ疫苗?

指揮中心9日公布公費疫苗接種7大目標群,僅第七類需要造冊報請指揮中心同意。

第一類:醫事人員/預估50.6萬人
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預估13.9萬人(這次防疫勤務警察、疫苗生產及疫苗倉儲物流人員納入第二類,還包括警察、救災、救護、海巡、村里長及海關。)
第三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預估6.1萬人(機組員、防疫車隊、防疫旅宿。)
第四類: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預估2000人(外交人員、運動選手等。)
第五類: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人員及其照顧者、洗腎患者/預估46.7萬人(長照機構住民及照顧者、居家或社區式長照機構照服員,這次也納入洗腎患者。)
第六類:75歲以上高齡長者/預估150萬人
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正常運作者/預估86萬人(軍人、憲兵、未接觸防疫工作警察、國安單位文職人員、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
另外,也納入運輸及倉儲業者、幼兒園托育人員和托育機構專業人員、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及工作人員。不過,該類名單須報指揮中心同意。

至於莫德納(Moderna) 疫苗部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6日表示,將於6月18日起配送第二批,同時開放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接種。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