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周亭瑋/綜合報導
各縣市開放長者施打疫苗,截至目前已有43人猝死,引起民眾譁然。Icu醫生陳志金直言,打疫苗和死亡儘管時序上是接近的,但因果關係仍無法確立,需進一步從病史、病例去釐清;然而,這樣的「巧合」卻讓一般民眾難以接受。
陳志金表示,如果了解醫學和機率的話,應該就能理解,打疫苗和死亡,是時序上的「接近」,但因果關係仍無法確立,需要進一步從病史、病歷等去釐清,「而大部分打完疫苗不久就往生的長者,其實都只是巧合,不過一般民眾很難接受這種巧合的說法。」
根據內政部戶政司2020年的資料,75歲的長者,每天有260人死亡。陳志金假設,75歲以上的人口有144萬,若17萬人(12%)是在同一天出來打疫苗,且剛好於當天死亡,人數就是31人,那麼打完疫苗又剛好在三天內死亡的人數,第一天10人,第二天20人,第三天30人,三天加總就是60人,「媒體在報的死亡人數,沒有比這個數字高;但很多民眾還是聽不下去的。」
▲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吳世龍攝)
不過,陳志金話鋒一轉,表示不和大家談「沒有感情」的數字,而是要討論情感面,「長輩打不打疫苗,有時候不是他們決定的,而是聽子女們的。那麼,如果長輩聽了孩子的建議去打疫苗,然後發生死亡,可想而知孩子會有多自責、內疚,如果他不了解這個機率和巧合,會以為是自己把父母害死,或者憤怒要找真相、討公道。」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害怕有個萬一,選擇不讓長輩去打疫苗的晚輩,若將來長輩被感染,不幸往生了,同樣會內疚自責,陳志金直言,「為了避免這種早知道的遺憾,對於打疫苗這件事情,為人子女的決定,確實不容易。所以,要選擇可信的資訊,不要聽信Line群組的謠言,也不要被大量的報導所驚嚇。最重要的是,兄弟姐妹之間,要充分的溝通。」
▲75歲以上長者死亡率(圖/ETtoday新聞雲製表)
最後,他也強調,「打了疫苗之後的死亡,絕大部分是和疫苗是巧合,通報疾管署之後,就會進一步的仔細釐清。如果讓長輩去打,萬一真的在幾天內就往生了,也請放過自己,請勿自責,因為大部分的時候,那只是巧合,跟你決定要讓長輩去打疫苗是無關的!」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