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發現場/凶狠鬍鬚仔「臥底」進毒窟 首腦邀試毒面臨生死兩難

2021年06月25日 12:56

▲▼退休警官陳豐盛當年擔任臥底潛伏販毒走私集團。(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退休警官陳豐盛當年扮演「鬍鬚仔」,臥底潛伏進販毒走私集團。(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記者陳豐德/綜合報導

台版無間道!退休警官陳豐盛1996年在北市保安大隊擔任小隊長時,因為一臉絡腮鬍長相兇惡,被指派扮演三重一位知名毒販「鬍鬚仔」,潛伏混入走私販毒集團擔任臥底,還一度被集團首腦以快艇載到外海,一度以為自己身分曝光要被滅口,陳豐盛在Podcast節目《我在案發現場》中提到,由於台灣警察沒有《臥底偵查法》,當年擔任臥底等同走在法律邊緣,甚至有時已跨越鴻溝,但為了任務只能硬著頭皮做,沒想到自己盡忠職守竟一度被判刑3年。

▼點擊收聽《我在案發現場》台版無間道真實上演。

1996年間新興毒品安非他命大量走私進入台灣,由於有提神效果,加上相關法規未及時納管,毒販利用「保濟丸」外型的塑膠空瓶裝入安毒,以3至5百元的價格便宜販售,造成毒品氾濫隨處可見;台北市地檢署也因此設立了肅毒組並調配專案警力,全力追查毒品上游,防止安非他命入侵台灣。

當年37歲擔任小隊長的陳豐盛被調派至肅毒組支援後,透過溯源鎖定一名毒品大盤「阿牛」,趁他從大陸搭機回國後將他拘捕。阿牛透露自己早年因毒品案入監後,反而認識許多大咖,出獄後轉飛往大陸進行毒品走私遙控操作,但集團上面還有一個「阿東」才是首腦,自己願意配合檢警調查,並帶一名臥底混入集團潛伏以換取減刑。

▼年輕時的陳豐盛如不刮鬍子就有滿臉絡腮鬍。(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退休警官陳豐盛當年擔任臥底潛伏販毒走私集團。(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陳豐盛由於查緝毒品經驗豐富,對於「水車」(吸食器)、「老雞」(老毒蟲)、「開桶」(鼠蹊部開洞方便注射海洛因)等毒品黑話相當熟悉,加上一臉絡腮鬍跟三重的毒販「鬍鬚仔」有幾分神似,便以此為身份掩飾,在阿牛的介紹下前往中南部一處汽車旅館與阿東相見,並提出投資購買安毒的需求,擔任臥底期間家人、親友、同事全然不知曉。

不料會面結束,一走出汽車旅館陳豐盛就察覺到自己遭一輛計程車跟蹤,偷偷記下對方車牌後,經陳辦檢察官調查後驚覺是「保密車牌」,在協調後下才得知己方已「踩線」調查局,台南縣調站早已布線監控販毒組織許久,雙方單位召開會議協調時,「毒販」陳豐盛現身房內還讓調查員嚇得急忙起身,絲毫不知他們身分早已暴露。

而首腦阿東幾天後也打電話至汽車旅館,稱讚陳豐盛說:「鬍鬚仔,很多朋友都跟我說你三重埔生意做很大!」他一聽就得知對方已經打探過自己身分,且初步獲得對方信賴。陳豐盛潛伏2個月期間,沒事就跟阿東泡茶、學習吃檳榔,發覺首腦實際上是漁村村長,並且利用派出所警友會會員作為身分掩護,只要想聯繫走私要事,就會進到派出所內借打電話,藉此躲避通訊監聽。

▲▼退休警官陳豐盛當年擔任臥底潛伏販毒走私集團。(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某日,陳豐盛突然收到阿東的電話「走,我們出海!」原來是首腦邀約他試乘新買的快艇「黑金剛」,陳豐盛以為自己臥底身分遭揭穿,阿東準備載他到外海滅口棄屍,但當下仍裝鎮定豪爽答應,直到真正出海後阿東帶著他巡視走私路線,還嘲諷「我這台有6具馬達,保七要抓我們?想都別想!」陳豐盛才知道自己以取得首腦的完全信賴。

放過幾次小數量的毒品交易後,陳豐盛終於鎖定一批100公斤的安毒準備走私入台,且集團習慣透過拋錨車當作掩護,將安毒藏在車內並用拖吊車運送,當晚販毒集團在廢棄汽車處理廠準備交易時,大批警力趕抵人贓俱獲,直到做筆錄時首腦阿東都不敢相信跟自己稱兄道弟的「鬍鬚仔」竟是警方臥底。

陳豐盛在真實犯罪Podcast節目《我在案發現場》中提到,由於沒有法源依據去保障臥底身分,當年頂多只能說是在「喬裝」,但隨時都有觸法風險,實際潛伏時毒販都會邀約要一起施用毒品,如果不一起服用隨時都會有身分曝光的可能。陳豐盛還說,他自己想都沒想過,日後檢警竟然會認定他持毒、貪瀆圖利,不僅被收押還一度判刑3年,之所以身陷囹圄全跟一位線民有關……

 【點下面Podcast連結,就能聽到完整故事】
Apple Podcast
Spotify
SoundOn
KKBOX
Google Podcast

【Instagram開張!聽眾追起來,最新現場都在這】

▼點擊收聽《我在案發現場》臥底警察養線民猶如雙刃刀。

▼陳豐盛最終以保大中隊長退休。(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退休警官陳豐盛當年擔任臥底潛伏販毒走私集團。(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退休警官陳豐盛當年擔任臥底潛伏販毒走私集團。(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案發現場/中山之狼至今未伏法!性侵劫殺夜歸女 怕嬰靈孕婦才倖存

►案發現場/女童呼救仍遭性侵殺害!鄰居冷漠成幫兇 管區:一輩子悔恨

►案發現場/警員楊庭豪之死!出勤被無照少年撞上腦死,誰的責任?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