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立勳 圖/王建棟攝
疫情有趨緩跡象,令許多民眾引頸期盼解封之日的到來,但在諸多考量下,指揮中心宣布將繼續維持三級警戒。不過,單看確診數減少,就真的能解封,回到原本生活嗎?
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3日公布,三級警戒將延續到7月12日。讓很多人期待的解封頓時夢碎。
疫情有效控制,疫苗也上軌道
從科學數據來看,台灣的疫情已經有趨緩跡象。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台灣Rt值(有效再生數)連續兩週小於1,代表有效控制住疫情,且每日致死率下降,康復人數超過六成,目前每日康復率約6%。他以確診人數、康復人數與致死率計算解封指數,5月30日當時仍高於3,逐漸下降,到了6月20日已來到0.66。
再加上,台灣以風險分級作為施打疫苗的順序,第一到六類對象的257.5萬人中,已有近六成施打疫苗,其實可以適度解封,以維持庶民經濟。
但由於Alpha病毒(英國變種株)特性,很難做到社區完全清零,「解封完了,但個案不是零,必須要有心理準備,是有可能再起來的,這不是不可能,」台灣大學流行疾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強調,同時要考量醫療量能與後續配套措施。
▲全國新冠肺炎疫情提升至三級警戒,台北市街頭不見人流與車潮。(圖/本報資料照)
只封雙北不行嗎?
很多人會問,從近期每天的新增確診數看來,仍以雙北地區最多,大多數縣市維持「+0」,分區解封是合適做法嗎?答案是不行,因為反而造成風險大增。
「字面上看來,分區好像相對合理,可是台灣是個很小的國家,跟澳洲、美國沒辦法用同一個方式思考,」林先和直言,台灣是一日生活圈,即使目前是三級警戒,高鐵、台鐵並未停駛,民眾依然能跨縣市移動。
若分區降低疫情警戒,一定有住在高風險地區的民眾,想往低風險地區移動;且暑假將屆,或將因此出現旅遊人潮,移動途中增加病毒傳播風險。這也是多數縣市長認為防疫警戒應全國一致的原因。
尤其疾病有潛伏期,今日所看到的確診個案,是反映一至兩週前的防疫措施結果,而非當下的情況。事實上,現階段的Rt值、確診個案之所以能下降,一部份是民眾自發性減少移動才有的成果。
曾有一波大學生返鄉潮,暑假恐再掀跨縣市移動
詹大千與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張筱涵,分別透過蘋果、Google、遠傳電信,以及臉書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雙北市5月15日升上三級警戒後,工作場所人流比平時少兩至三成,交通轉運站則下降六到七成。
▲根據Facebook data for Good數據,台北(上)、新北(下)居民5月第一週至6月第二週移動至外縣市的降幅情況。(圖/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張孟群繪製)
張筱涵說,與3、4月相比,台北市與新北市民移動到外縣市的比例,在5月第三週分別下降37%-41%、43%-47%,第四週下降45%-66%和50%-68%,接下來幾週大致持平。
詹大千則發現,年輕族群在全國升上三級警戒,大學改為遠距上課後,出現一波往南的移動潮。他預估,一旦暑假開始,勢必有另一波移動潮。
▲中研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詹大千,根據蘋果地圖數據,製作新北市車流、交通轉運站人流趨勢圖。虛線是5/15雙北市升三級警戒,實線是5/19全國升三級警戒。6/11端午連假前一天有一波高點。
若果真在解封後帶來移動潮,可能造成疫情擴散更迅速。詹大千拿出新北市數據,約有六至七成年輕感染者無症狀,沒有透過快篩,根本不知道確診。
其次是新北市近期的確診個案扣除家戶與職場感染,仍有三成左右找不到感染源,「這個比例還是蠻高的,如果沒辦法掌握這一塊,還是有可能在社區傳播。」
也就是說,這波疫情靠著第一線人員與民眾共同努力,好不容易有了初步成果,但仍有潛藏在社區的隱性傳播者,只要稍不留意,疫情便會反撲。像日本便因疫情反覆,前後宣布3次緊急事態宣言,並延長時間。
【延伸閱讀】
竹科7月中就能接種?鴻海、台積買疫苗送政府,會改變施打順位?
每月虧1億也不裁員減薪 國內最大高檔自助餐,如何止血活下去?
英國七千萬疫苗副作用報告公開,輝瑞、AZ、莫德納該打哪種?
新冠疫苗混打可以嗎? 最新研究出爐:效果更好
回不去的香港 絕望中的希望:不同世代怎麼看、台灣怎麼辦?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