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冠海星數量大爆發,造成太平島珊瑚礁生態大浩劫。(圖/鄭明修提供,下同)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棘冠海星」以活體石珊瑚的珊瑚蟲為食,一隻成體的棘冠海星每年可以啃食掉4~6平方公尺的珊瑚。中研院團隊今年4月受海委會委託前往太平島海域調查,發現水深2公尺以下有超過9成的珊瑚死亡,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驚呼,「我個人潛水40多年也未曾見到如此慘狀」。
從1994年至今鄭明修博士去過太平島潛水調查七次,每次都有發現棘冠海星(Crown-of-thorns starfish)棲息在石珊瑚底部,特別偏好在桌形軸孔珊瑚群體,不過數量是從罕見、稀有、到2017年變成為偶爾可見。
「到底海底發生什麼事?」鄭明修納悶的說,他2019年9月的潛水調查結果仍然正常,為何一年多未見的健康珊瑚幾乎完全死亡,仔細觀察各測站都有發現數十隻棘冠海星,原來棘冠海星在太平島族群數量已經大爆發了(outbreaks),牠們是造成本次珊瑚死亡的元兇。
鄭明修說明,一般認為珊瑚覆蓋率超過50%的健康珊瑚礁海域,每10,000平方公尺可以供養20-30隻棘冠海星,如果數量再增加可能對該區域的珊瑚不利,若是從生態長期監測調查結果中發現數量超過30隻,就達到爆發警戒的範圍。
根據今年鄭明修研究團隊發現,14條測線共記錄到532隻,平均38隻,每條穿越線觀察面積500平方公尺,換算出該海域棘冠海星密度,相當於在10,000平方公尺已達760隻,超過警戒值已達到大爆發等級。
鄭明修說,在太平島夜間潛水才比較容易發現約5-8公分的小型個體,在白天小個體大都躲藏在珊瑚群體下方或縫隙間,不易被人發覺,加上本身絕佳的防禦機制與並不多見的天敵,成體的棘冠海星幾乎很難被完全「移除」。
鄭明修進一步說明,就棘冠海星的生殖能力而言,小族群即具有大量增生的潛力,目前推測造成族群個體大量增生的原因,除了自然的週期性變動外,可能的原因有二:第一為天敵的消失,大法螺已知是棘冠海星最主要的天敵,另外油彩臘膜蝦、龍王鯛、粗皮鯛、隆頭魚等,已知約有80多種魚都會吃小的棘冠海星,而浮游幼生時期的棘冠海星更是許多珊瑚礁魚類的食物;若是這些能抑制棘冠海星數量的物種減少時,即可能造成棘冠海星數量的增加。
第二是人類對海洋的污染,含豐富營養鹽的水流入海中,造成微細藻類的大量增生,也提供棘冠海星幼生時期足夠的食物來源,有機會讓大量的棘冠海星長成成體。
到底該如何解決棘冠海星?鄭明修說,由於棘冠海星再生能力十分強,用刀切割可能再生更多隻。過去以人工移除成效最佳,但是數量龐大時可能緩不濟急。目前常用的控制方式包括,保護大法螺與大魚來捕食棘冠海星;保護底棲無脊椎動物來捕食幼生或小個體;控制營養鹽汙染讓幼生缺少食物來源;手動移除成體;注射醋酸到其體內使其死亡。
鄭明修說,目前太平島四周潮間帶和低潮帶浪拂區仍保留過去的珊瑚礁種類和生態環境,若持續監測和移除潮間帶的棘冠海星,至少未來珊瑚礁生態資源自我復原的機會仍然存在。世界各國防治棘冠海星數十年來仍沒有有效方法,僅過去曾做過的澎湖群島移除行動擴大執行可以防患未然,未來台灣、東沙群礁、太平島的珊瑚礁生態監測調查應持續進行,才有機會針對棘冠海星族群大爆發前提早因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