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某醫院在戶外搭棚幫確診者插管急救,急診護理師脫下隔離衣後,裡面衣服濕透。(圖/民眾提供)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台灣本土COVID-19致死率偏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是因為有2成簽署DNR(不施行心肺復甦術),這番話引發許多醫師反彈。Icu醫生陳志金在臉書分享妻子的長輩朋友故事:「最後,媽媽是在的我懷裡往生的。我知道我做的決定是對的。」
陳志金文中表示,妻子長輩朋友的年邁母親當年因為肺炎住進加護病房,當時依照母親的交待「沒讓媽媽插管」,後來某位ICU主治醫師查房時看到就問「你們怎麼可以那麼殘忍?就這樣放棄?」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一句話引發熱議。(圖/指揮中心)
陳志金:「她們看著媽媽,再次詢問媽媽的意願,然後維持原來不插管的決定。」、「最後,媽媽是在的我懷裡往生的。我知道我做的決定是對的。」
陳志金文中轉述長輩朋友的說法,表示儘管當時遵照媽媽的決定,但在午夜夢回的時候還是都會想起醫師那句話「就會忍不住淚水」,她會不斷想是不是太殘忍?是不是不應該放棄?「可是,我又很怕,媽媽會受苦,拔不了管。」、「我到現在都還記得他說這句話的樣子。」
陳志金最後透露,專業的ICU醫師,不會把自己單方面認為是「對」的治療,就一定要病人、家屬接受,更不會說出「家屬為什麼要放棄病人」這些會造成家屬一輩子內疚自責的話。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