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式馬桶竟是病毒傳播大地雷 。(圖/記者孫于珊攝)
記者劉維榛/綜合報導
5月高雄爆發餐廳群聚,2桌客人互不認識也坐不同包廂,不料相繼染疫,當時研判傳染源恐在廁所。如今北車地下街出現3例確診,不少民眾上公廁時也感到毛毛的,對此,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分享,病毒四大傳播途徑,尤其使用蹲式馬桶時,蹲得愈低病毒愈多。
日前本站報導《上「同間廁所」也會染疫!重症醫師揭「1動作」:會炸出病毒微粒》,醫師黃軒就已提醒,一項研究指出,在這些新冠確診者合併有胃腸道症狀的糞便樣本中,找到病毒的機率為48.1%;而另一項香港的調查發現,有一半左右的新冠確診者仍有病毒藏在糞便中,代表著在「沖馬桶」這個動作中,就有可能將病毒傳播出去。
時隔近2個月,醫師黃軒今(16)日於粉專表示,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研究,替大家消化內容後,接著分享四大病毒傳播途徑,如下:
隨地大小便的國家:COVID-19大量感染
研究人員認為,允許人民到處大小便的國家,與 COVID-19 之間的聯繫就是,患有腹瀉的、營養不良的、發育遲緩的、慢性疾病的,都容易透過「毫無遮攔的自然接觸污染糞屎傳播疾病」,使這些地區的人民,更容易受到COVID-19 感染。
糞屎噴沫:在空氣中傳播病毒
早在2020年 6月 29 日,北京就報告2起病例,這2人在使用社區的公共廁所後,受到 COVID-19病毒感染。
當水沖入馬桶,產生強烈的湍流,會迅速排出空氣,最大上升速度為5m/s。 這些可以將飛濺物和生物溶膠一起帶出馬桶,並導致馬桶周邊環境,大面積傳播。
因此,公廁馬桶內含COVID-19病毒的糞屎噴沫,不僅會污染周圍環境的表面,而且可能也會促進糞便裡面病原體在空氣中傳播,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蹲式馬桶更有高的糞屎病毒傳播風險,尤其是在人流擁擠的公廁地方。
▲上廁所蹲得越低,病毒恐越多 。(圖/記者翁伊森翻攝)
蹲式馬桶:蹲下更危險
蹲式馬桶沖水時,水會從水箱中直速湧下,你的「新鮮」排泄物碰撞,產生飛濺物和氣溶膠,很容易被糞便和尿液污染,這樣子你可能直接吸入大量的飛沫病毒,還有其他周邊環境空氣,也很容易被人類糞便和尿液污染、病毒在空中盤旋舞動而不自知。
黃軒強調,蹲下來時,因鼻子更加靠近馬桶表面,你主要呼吸的空氣範圍,就是靠近開放式馬桶,直接位於底部排水管上方,尤其是冲水的時刻,使用者會吸入從排水管激起上升的飛沫和氣溶膠,周圍空氣中也增加了病毒飛沫的風險。
如果馬桶又連接到同一排水管,那麼其他廁所的沖水,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就可能從排水管上升,又會到了另一間馬桶繼續傳播病毒了。
公廁內的幫凶:垃圾桶
你去公廁,你會看到放置開放式垃圾桶,收集用過的衛生紙或女性衛生用品,這樣是為了防止下水道堵塞。 但是在衛生紙內的冀屎,血液殘留,這些都是病菌的溫床,等等下次又有人冲水,有人丟衛生紙,大量的病菌又開始活躍和加入準備好傳播的行列了。
至於如何阻斷廁所傳染源,黃軒認為,改善公廁馬桶環境是關鍵,包括「所有公廁,都最好用有馬桶蓋的馬桶」、「保持通風是當前大流行中降低病毒傳播風險的有效方法」、「及時消毒清洗,垃圾桶也需要常常倒」、「馬桶設計改良,加上馬桶蓋和有U形阻止閥,以減少糞便病原體傳播」。
▲上完公廁趕快洗手消毒很重要。(圖/記者許宥孺翻攝)
最後,如果民眾真的內急,只剩公厠內蹲式馬桶,怎麼辦呢?黃軒提醒「6步驟自保」:
1.先戴好口罩才能入內
2.全程大小便,不要拉下囗罩
3.大小便,站穩腳步,不要亂摸周邊物品
4.拉水後,肥皂洗手
5.出了公廁,繼續戴口罩,酒精消毒雙手,「雙手不要擦衣褲!雙手不要挖鼻孔!」
6.回家換洗新的衣物
►文章由《黃軒醫師 Dr. Ooi Hean》粉專授權,請勿擅自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