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俊宏/台北報導
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周四、周五「烟花」颱風最接近,風雨的程度則需視其台灣相對距離而定,有不確定性;而在季風低壓內,當烟花與南海發展中的「熱帶低壓」漸行漸近,「雙颱風(藤原)效應」逐漸產生中。對此,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劉沛滕指出,是否會有「藤原效應」,還有待觀察。
▲吳德榮說,最新歐洲系集模式51次的模擬「烟花」路徑(上圖右)顯示,各系集成員的分散程度廣,代表預測路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上圖左則是南海熱帶系統與「烟花」產生「雙颱風(藤原)效應」。(點圖可放大/翻攝「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
吳德榮在「三立準氣象• 老大洩天機」專欄提到,最新中央氣象局路徑潛勢預測圖顯示,烟花颱風逐漸增強,未來將增強至中度以上;大致朝台灣北部海面前進,紅框範圍代表預測路徑的不確定性很大,侵不侵台?仍待觀察!
吳德榮分析,最新歐洲(ECMWF)系集模式51次的模擬路徑顯示,各系集成員的分散程度廣,代表預測路徑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且整體路徑已向北大幅調整;故若刻意忽視烟花路徑的不確定性,僅以「潛勢預測圖」中間那條,推估何時會發布警報?何時有多大的風雨?不但不符合科學、畫錯重點,傳遞錯誤訊息更是枉然。
▼氣象局預估烟花颱風周五、周六離台灣最近。(圖/氣象局)
▼烟花颱風和熱帶低壓是否會有藤原效應,還有待觀察。(圖/氣象局)
吳德榮指出,各國模式已多次大幅調整其模擬,主要原因是在季風低壓內發展的颱風,受季風低壓環流導引,而季風低壓又受到環境(太平洋高壓、北方氣團)變化而改變,本已夠更複雜了;而在季風低壓內,當烟花與南海發展中的熱帶低壓漸行漸近,「雙颱風(藤原)效應」逐漸產生,這麼多的變數,任何先進模式皆無法完全正確模擬,所以,上策是多觀察,勿遽下結論。
吳德榮表示,最新歐洲(ECMWF)模式模擬顯示,今受季風低壓影響,水氣多、大氣很不穩定,北、東晴熱,午後桃園以南易有強對流發展,其中常伴隨「劇烈天氣」(雷擊、強風、瞬間強降雨、冰雹、龍捲風⋯等),其他時間、其他地區亦偶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
吳德榮說,周二、周三烟花外圍環流影響,北台灣轉有明顯降雨,中南部午後仍有局部陣雨或雷雨;周四、周五烟花最接近,風、雨的程度則需視其台灣相對距離而定,有不確定性;周六起至下周三季風低壓環流再度盤據東亞附近,其中有熱帶低壓或颱風,以及西南季風通過台灣附近,有帶來大量降雨、伴隨劇烈天氣的潛勢,是容易致災的天氣型態,應注意!屆時風雨的時空分布如何?需持續觀察更新的模擬資料。
▼烟花颱風暴風圈侵襲機率。(圖/氣象局)
劉沛滕接受《ETtoday新聞雲》訪問表示,可能周三發布「烟花颱風」海上警報、周四發布陸上警報,周五、周六較接近台灣,各地都容易有降雨,也不排除颱中心登陸;另外,位於廣西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最快周二增強為今年第7號颱風「查帕卡」。
劉沛滕指出,烟花颱風接近過程中,因廣東海面有熱帶低壓,可能受到其他低壓影響,不是穩定向西前進,也可能加速減速,向北向南偏可能,是否會有「藤原校應」,還有待觀察。他解釋,藤原效應是要兩個颱風、熱帶系統距離在1000公里左右,目前烟花和熱帶低壓還有1900公里遠。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