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抗疫73天解鎖「2大成就」 降二級7通則、3禁止一次看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本土疫情自5月11日爆發以來,經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及全民的努力,在73天內達成「兩大成就」,分別為疫苗覆蓋率24.91%提早達標、2個月解除三級警戒。而降為二級警戒的7通案性原則、3禁止、18項鬆綁規定也相繼曝光,最快今日(23日)下午就會公布。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乾淨版畫面。(圖/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中表示,降級相關指引已完成初步規劃。(圖/指揮中心提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指揮中心統計5月11日至7月20日,本土確診病例數達1萬4255例。回顧台灣本土疫情爆發時間線,最初是4月30日桃園機場諾富特飯店員工確診,考量到潛在傳播風險,疫調擴大追查退房的機組人員,並在5月6日啟動華航機組員清零計畫,沒想到5月11日國內新增7例本土個案,其中6例感染源不明,接著確診病例數迅速增加,6月5日確診個案更是飆出新高,單日新增476例(不含校正回歸)。

而全國自5月19日宣布進入三級警戒防疫,並持續延長施行至7月26日,經過第一線醫護人員、防疫人員、以及全民的努力,加上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防堵疫情,不僅控制住疫情擴散,還達成兩大成就,包含疫苗覆蓋率24.91%提早達標、7月27日起有望「降級不解封」。

▲▼新北市公私立國小教職員工接種新冠疫苗第二天,位於大觀國中的接種站量能全開,全天替超過三千名以上老師施打疫苗。(圖/記者湯興漢攝)

▲台灣力拚疫苗覆蓋率。(圖/記者湯興漢攝,下同)

成就一:覆蓋率提早達標 疫苗接種劑次人口比達24.91%、585.09萬人施打

衛福部22日赴行政院進行新冠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專案報告,報告指出,目前已配發649萬0370劑疫苗、使用554萬6730劑,施打率85.5%;疫苗接種劑次人口比為24.91%(劑/每百人),已施打585.09萬人次​,有信心可於7月底前提前達到覆蓋率25%的目標。

截至22日前統計完成第一劑接種,「第一類」醫事人員55.7萬人接種、接種率90.9%;「第二類」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20.9萬人接種、接種率90.9%;「第三類」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8.5萬人接種、接種率77.3%;「第四類」因特殊情形需要出國者0.18萬人接種、接種率70.4%。

「第五類」機構、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37.3萬人接種、接種率62.5%;孕婦3.7萬人接種、接種率20.5%;「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55.1萬人接種、接種率56.8%。

75歲以上長者101.1萬人接種、接種率67.1%;65歲-74歲183.9萬人接種、接種率72.9%;50-64歲125.6萬、接種率23.6%。

衛福部表示,國人疫苗施打率與涵蓋率穩定提升,如再加上多元防疫策略與全民持續積極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定可早日度過疫情難關,迎向健康的防疫生活。

▲▼西門町今天迎來微解封後第一個週末夜,但迎來週末夜卻沒有迎來人潮車潮錢潮,偌大的街區冷冷清清,人潮稀稀落落。(圖/記者湯興漢攝)

▲西門町微解封後,人潮和以往相比減少許多。

成就二:三級警戒降級不解封 二級警戒指引「723下午公布」

三級警戒有望自7月27日起降級,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尚未公布詳細指引,但相關草案已在22日流傳開來,包含7通案性原則、3禁止、18項鬆綁規定。據了解,指揮中心預計在7月23日下午的記者會上宣布降級指引。

【二級警戒草案】

通案性原則
1.除飲食外,全程佩戴口罩。
2.實聯制。
3.保持社交安全距離固定地點宗教活動。
4.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
5.室內空間至少1.5米/人(2.25平方米/人),室外空間至少1米/人(1平方米/人)。
6.室內人數限制50人,室外人數限制100人,若超額則提防疫計畫100人。
7.餐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

暫不開放
1.游泳池。
2.八大行業。
3.遶境、進香等非固定地點宗教活動。

戶外空間
休閒農場、森林遊樂區及步道、遊樂風景區、國家公園文化園區
1.休閒農場內附設的釣魚場/釣蝦場開放。
2.山屋營地暫不開放。
3.無法全程配戴口罩的水域活動(海邊、沙灘、水域設施)不開放。

植物園
1.預約制。
2.禁止飲食。
3.室內展示場館不開放。

第一類漁港垂釣區娛樂漁業漁船
1.開放漁港垂釣、單出入口管制。
2.開放漁船載客出海觀光。

室內展覽
美術館、博物館、科博館。
1.單一出入口管制,以預約為優先。
2.語音導覽、穿戴式、體驗型與互動式器材設備不開放。
3.不接受50人以上團客預約觀展。

商業展覽或會議
開放,比照通案性原則辦理。

劇組拍攝
1.演出人員、劇組人員-如附3至7天內陰性證明,正式表演時得脫下口罩演出。
2.觀眾-不設搖滾區,固定座位,採間隔座或梅花座,舞台與座席最前端間隔至少3公尺。

運動場館
1.開放保齡球館、撞球場。
2.球具清消後,始得提供下一個人使用。

高中以下學校運動團隊訓練
1.工作人員(教練、防護員等)附3至7天內陰性證明,並定期篩檢(至少1次/週)。
2.分時分段分返校訓練,各時段室內10人、室外20人上限。
3.不開放住宿。

餐飲
超商、賣場內用區
1.開放,按餐飲指引辦理。
2.商熟食不開放售。

幼兒園、托嬰中心、課照中心
1.開放條件教師及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達80%,未施打疫幼兒園、托嬰中心苗或疫苗接種未達14天者,須有三日內快篩或核酸檢驗陰、課照中心性證明,每3-7天定期快篩。原則每7天篩檢,應變處置時得縮短為每3天篩檢。
2.無窗、無法保持通風之室內空間(如地下室)不開放。

補習班
1.開放條件:未施打疫苗或疫苗接種未達14天者,須有三日內快篩或核酸檢驗陰性證明,且每3至7天定期快篩。原則每7天篩檢,應變處置時得縮短為每3天篩檢。
2.無窗、無法保持通風之室內空間(如地下室)不開放。

交通
台鐵、高鐵
1.公共空間(大廳、車廂、候車區)除用餐區外,不開放飲食。
2.採間隔座(上限七成)。

民俗宗教
宗教場所如須住宿,以「1人1室」為原則,同住家人可多人同室。

宗教集會活動(禮拜、彌撒、誦經、禪修等)
1.固定座位,採梅花座。
2.中元普渡相關活動(放水燈、中元祭、義民節等)皆須保持社交距離及遵守集會活動人數限制。

酬神演出
1.演出人員-如有3-7日篩陰性證明,正式表演時得脫下口罩演出。
2.觀眾-禁止飲食,非固定座位,舞台與座席最前端間隔至少3公尺。

其他旅行業
開放50人以下旅行,遊覽車須間隔座(大車上限坐20人)、麥克風須清消後始得提供下一個人使用。

娃娃機業
須有專人於營業時間管理者開放,縮小出入口並以實施實聯制、加強機台清消、人流管制。

美容美體業、民俗調理業
1.預約制、民俗調理業者須檢附技能證明。
2.禁止密閉空間、定期清消且接待下一位客人須時間區隔。
3.須拿口罩進行的項目(如臉部美容、紋唇等)不開放。
*請經濟部與縣市政府經發局討論,確認身體美容業合法業者,以及參考民俗調理業提出相關管制措施。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