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名錄新增9項! 伊朗縱貫鐵路、歐洲11座SPA城鎮入列

▲▼沙烏地阿拉伯希馬文化區(Ḥimā Cultural Area)。(圖/翻攝自Twitter/@UNESCO)

▲ 沙烏地阿拉伯希馬文化區壁畫。(圖/翻攝自Twitter/@UNESCO,下同)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4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於中國福建省福州展開,24日將沙烏地阿拉伯及歐洲5座文化遺址納入世界遺產清單,25日再新增中國、印度、伊朗及西班牙遺址,合計新增9項重要遺蹟。根據UNESCO官網,更新世遺清單的工作將持續至28日。

沙烏地阿拉伯希馬文化區(Ḥimā Cultural Area)

希馬文化區位於沙特西南部乾旱多山的地區,也是阿拉伯半島古老商隊的路線之一,包含大量描繪狩獵、動物、植物及7000年來文化延續生活方式的岩畫藝術,大部分保存良好。

歐洲SPA療養勝地(The Great Spa Towns of Europe)

分布於奧地利、比利時、捷克、法國、德國、義大利及英國共7個歐洲國家的11座城鎮,擁有天然礦泉資源,見證歐洲國際溫泉文化,體現人類價值觀的重大交流及醫學、科學、浴療學發展。

▲▼法國哥杜昂燈塔(Cordouan bea con)。(圖/翻攝自Twitter/@UNESCO)

▲ 法國哥杜昂燈塔。

法國哥杜昂燈塔(Cordouan beacon)

哥杜昂燈塔擁有「燈塔之王」之稱,自16世紀晚期矗立西南部吉倫特河口(Gironde estuary)至今,400年來飽受風雨摧殘,為法國最後一座燈塔,為延續古代著名燈塔的傳統而建造,為航海信號的傑作,體現燈塔在建築和工藝史上的偉大階段,展現航海復興時期的燈塔技術,18世紀晚期高度增加及燈室的改變都展現當時科學與技術的進步。

德國瑪蒂爾德高地達姆施塔特(Mathildenhöhe Darmstadt)

瑪蒂爾德高地上的達姆施塔特藝術家村(Darmstädter Künstlerkolonie)為該國中西部達姆施塔特市海拔最高之地,為早期現代主義生活與工作環境的試驗,成為現代建築、都市計畫與地景設計象徵。

義大利帕多瓦14世紀濕壁畫群(Padua’s fourteenth-century fresco cycles)

由8個宗教及世俗建築群組成,位於歷史悠久的帕多瓦城城牆內,內有1302年至1397年間不同藝術家為不同類型資助者繪製的壁畫,卻能保持風格及內容統一,展現壁畫如何循著新的創作動力與對空間表現的理解而發展。

▲▼中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圖/翻攝自Twitter/@UNESCO)

▲ 中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

中國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Emporium of the World in Song-Yuan China)

包括宗教建築及一系列考古遺跡,展現泉州在宋元時期(西元10至14世紀)作為海上商業中心的活力,而泉州的繁榮也是亞洲海上貿易一段重要時期。

印度泰倫加納邦卡卡提亞王朝濕婆神廟(Kakatiya Rudreshwara Temple)

通常被稱為Ramappa寺廟,位於一座有圍牆的建築群中,1213年開始動工後耗費約40年完成,雕塑藝術性高,展現地方舞蹈風俗及卡卡提亞文化。

▲▼ 伊朗縱貫鐵路(Trans-Iranian Railway)。(圖/翻攝自Twitter/@UNESCO)

▲ 伊朗縱貫鐵路。

伊朗縱貫鐵路(Trans-Iranian Railway)

連接東北部的裏海及西南部的波斯灣,橫越二座山脈、河流、高地、森林、平原,以及4個不同氣候帶,1927年動工,1938年竣工,全長1394公里,由伊朗及來自許多國家的43家承包商合作設計並建造,以其規模及所克服的陡峭地形聞名。

西班牙普拉多大道和麗池公園(Paseo del Prado and Buen Retiro)藝術與科學景觀

位於馬德里市中心的文化景觀,占地200公頃,以噴泉為主要地標,體現18世紀開明專制主義時期開始的城市空間與發展的新理念,也展現西班牙帝國鼎盛時期對烏托邦社會的渴望。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