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拚重生|三水街魚丸店營收剩3成 挺醫護炸物餐盒成救命關鍵

記者潘姿吟/專題報導

5月中旬,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萬華傷得很重,卻也催化出萬華的韌性與潛能。關鍵字「三水街」成了新聞媒體斗大標題中的大熱區,常民生活的「東三水街市場」首當其衝。

「艋舺大豐魚丸」老闆鄭靖騰,回憶事發的5月13日,「我們不曉得發生了什麼事!中午一群穿著防護衣服的人衝進市場,突然就開始噴消毒水!很誇張,大家都還在做生意,我們嚇到趕緊把鐵門關下來,怕食材被污染!」

▲▼三級警戒降級專題:萬華拚重生,東三水街市場,艋舺大豐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李毓康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 萬華被污名化,重創「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豐魚丸成了嚴重的受災戶。(圖/記者李毓康攝)

會這麼意外,其來有自。新聞報導的「三水街阿公店」位於西三水街,對當地人來說是另一個世界,不僅空間上必須穿越公園、廟宇與夜市,時間上更是夜生活與晨型人的差異。

接下來的事態變化,更令他們始料未及。

隔天,台北市政府在市場對面的剝皮寮設立篩檢站,「一早8點多就陸續聽到救護車的聲音,想說怎麼了?直到台中客戶打電話跟我們說新聞上出現了剝皮寮篩檢站與『東三水街市場』的畫面。」他們才知道,每一次的救護車來去,都是載走確診者,可怕的鳴笛聲一直到晚上11點、12點多都不停歇,「只要有人確診,就是救護車把人載走、消毒兵隨後消毒,而我們就住在對面!」鄭靖騰說,肅殺的氣氛造成周邊鄰里極大的精神壓力。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風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潘姿吟攝)

▲▼「艋舺大豐魚丸」成立於1957年,本來在廣州街巷子裡,第2代才來到東三水街市場開店。(圖/記者潘姿吟翻攝)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風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潘姿吟攝)

全台北都送到剝皮寮篩檢 一班班公車坐滿確診者

老闆娘葉惠茹補充道:「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辦!每天聽著救護車的聲音來來去去一整天,真的很恐慌!直到向市政府反應,才改成公車載送確診者,可是,早上才一班車坐滿載走,不到中午又來一班車全滿,看起來更可怕!」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風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潘姿吟攝)

▲「東三水街市場」環境通風、衛生清潔佳、管理良善,曾獲選為台北市第1名的攤販集中場。(圖/記者潘姿吟攝)

無人確診卻成為眾矢之的 重創台北市第1名的攤販集中場

感到事態嚴重的夫妻倆,第一時間與市場委員幹部們一起帶動市場進入自主管理,限制人流、規劃動線、拉起警戒線、加強進出檢疫,「只是,不做還好,做了竟然更被誤會是疫區!」更讓他們驚愕的是,當時全台北市的疑似個案全部送到緊鄰的剝皮寮篩檢,這個評選第1名的攤販集中場,頓時成了眾矢之的,只好選擇暫時停業以對。

擺攤以示清白 第1天營收僅1000多元

「這真的對我們很不公平!『東三水街市場』從來沒有人確診!」鄭靖騰不平說:「就算一直告訴大家我們沒事,但人家就是不相信!只好先站出來擺攤,以實際行動證明,這個市場很安全!」經過全員篩檢確認健康無虞、停業9天後的第一個週末5月22日,位於東三水街市場中段的艋舺大豐魚丸率先營業。

▲▼三級警戒降級專題:萬華拚重生,東三水街市場,艋舺大豐魚丸。(圖/記者李毓康攝)

▲▼每一款炸物都暗藏門道,紅燒肉取赤肉醃福州紅糟、紅燒鰻只挑海鰻且皆按紋理切片去刺、蝦捲以豬油網紗包捲守住古早味。(圖/記者潘姿吟攝)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風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潘姿吟攝)

只是,疫情形勢仍在風口浪尖上,本土確診323例,大家還是很害怕、市場都沒人。

他們從凌晨4點忙到下午2點半,10小時的營收才1000多元。會不會很絕望?鄭靖騰卻認為這是一個帶風向的效果,「即便如此,我覺得還是要站出來!」甚至鼓勵其他攤商,做好最佳防護、以擺攤代替窩在家,並共同維持市場清潔衛生與防疫。

64年老店經歷SARS毅力不搖 卻不敵萬華污名化

「艋舺大豐魚丸」自1957年創立至今64年,鄭靖騰的爺爺從基隆港起家,以大船入港大豐收為名,老字號雖歷經時代變遷、生意起伏,但從未遭遇如此嚴重的瓶頸,即便是2003年的SARS也發生在萬華,因疫情侷限在特定範圍、沒擴散,危機不到3個月結束。

去年受疫情影響,雖減損了國際觀光客,但受惠於品牌再造與傳統市場形象翻轉等在地文化特色,生意不減反升。

「今年不一樣,萬華被污名了!」鄭靖騰一語道盡無奈,「人家一聽到是三水街,連來都不來!」三級警戒兩個多月以來,除了本地人的日常補給,市場幾乎沒有外來客,他才這麼想:「還是得想辦法找事情做!」馬上就看到臉書社團「我是萬華人」發起支持醫護人員活動,一個純粹想幫忙的初衷,「覺得至少萬華人要挺萬華人,我們就準備了炸物餐盒!」意外獲得醫護人員青睞,後續仍持續訂購至今,後來還與萬華其他店家合作,推出「萬華限量」的異業結盟。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風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潘姿吟攝)

▲挺醫護與第一線防疫人員,艋舺大豐將炸物製作成餐盒,意外衍生出商機。(圖/記者潘姿吟翻攝)

從最初的每週營業2天,後來每兩週增加一天營業時間,現在幾乎每天營業,雖然目前營收只有以往的3成不到,但已逐漸走出了一條路。

「危機就是轉機!」鄭靖騰靦腆笑說:「趁著這時候做一些新嘗試!」語畢,他秀出手機上的課程簡報,原來他正認真聽著在地產業創育工作坊的課程,學習店舖經營管理,以因應疫後變局拚重生。

►萬華拚重生|百年老店有SARS經驗 超前部署拚外送回補2成業績

►萬華拚重生|青草店生意剩1成只做宅配 寄件地址還不能寫「萬華區」

► 萬華拚重生|防疫瘋搶物資 老蛋行讓萬華人一定有蛋吃

▲▼萬華東三水街市場攤商艋舺大風魚丸,老闆鄭靖騰。(圖/記者潘姿吟攝)

▲魚丸以新鮮魚肉製成,花枝丸只用彈牙的花枝身,早年華西街知名的台南擔仔麵都指名使用,口碑說明了美味。(圖/記者潘姿吟攝)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