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造塔江軍艦完成交艦。(圖/軍聞社)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海軍「沱江級」巡邏艦「塔江艦」(PGG-619)27日在蘇澳軍港完成交艦儀式。不過,大陸媒體《澎湃新聞》卻指出,塔江艦確實解決了沱江艦存在的一些問題,但其囿於設計理念落後和能力不足等,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暴露出台灣方面在造艦能力、技術和理念已全面落後等問題,也難以撐起所謂『國艦國造』的門面。」
《澎湃新聞》31日以「台灣『塔江』艦提前交付,所謂『航母殺手』名不副實」為標題發文,指台灣海軍目前急需的是能夠替代老舊「錦江」級導彈巡邏艦,因為「錦江」級全部退役後,繁雜的巡邏任務只能由護衛艦負責,將更快消耗其本就不多的使用壽命,「錦江」級裝備有聲吶、反潛魚雷和深水炸彈,具備基本的反潛能力,而「塔江」級完全不具備反潛能力。
文章提到,可見,台灣建造「塔江」級導彈巡邏艦真實目的並非是計劃中規定的那樣替代「錦江」級,而是要研製一型反艦導彈發射平台,加強其海軍整體反艦能力,提升其所謂「以武拒統」能力,「有些台灣媒體甚至還將『塔江』級稱為『航母殺手』,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罷了。」
文章認為,「塔江」級最多可攜帶16枚反艦導彈,火力堪比驅逐艦,但也因此擠占艦體空間,只能安裝簡單電子設備,導致其極度依賴友鄰作戰平台和作戰信息網,獨立作戰能力極弱,在成體系海空打擊面前,友鄰作戰平台和作戰信息網絡很容易被各個擊破,獨立作戰能力欠缺「塔江」級更像是「大號導彈艇」。而且所裝備的「雄風」3超聲速反艦導彈號稱達到400公里的射程,但這是飛行高度超過1.5萬米才能達到,容易被攔截,如果採用低空彈道,射程只有150公里左右。
文章指出,另一方面,「塔江」級自衛能力不足,台當局稱這兩級導彈巡邏艦已經實現了隱身化,但台灣在隱身技術方面積累不多,實際效果存疑,防空方面,該艦配備了「密集陣」近防「海劍」2艦空導彈,導彈最大射程約30公里,採用傾斜式固定發射箱,這種設計不僅限制了導彈發射角,而載彈量還少。雖然「塔江」級具有一定的自衛能力,但如果對方反艦導彈發射平台在30公里外發動飽和攻擊,「塔江」級將應接不暇,容易被對方反艦導彈「淹沒」。像「塔江」級這些比較新式的武器肯定是戰時被重點關照的對象,彈道導彈和各種類型的反艦導彈都是「塔江」級的噩夢,幾乎沒有機會對對手的航母發動攻擊,「航母殺手」的稱謂名不副實。
文章的最後強調,「塔江」級導彈巡邏艦是台當局所謂「國艦國造」計劃中目前運行較為良好的項目,但也暴露出台灣方面在造艦能力、技術和理念已全面落後等問題,也難以撐起所謂「國艦國造」的門面。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