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朗/台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
雖然羽球項目結束了,我還是停不下來想寫一點這次觀看羽球轉播的心得。
戴資穎 vs 陳雨菲 「一日球迷」觀賽 收視創紀錄
這一次奧運羽球賽事的轉播,昨天看了新聞才知道這場金牌戰創下運動比賽最高收視率(比2013經典賽還高),平均每4個人就有一個人在看比賽。
相信有非常多的台灣人是第一次觀看羽球比賽,也是第一次看小戴對上陳雨菲的比賽。有了這個第一次看球的球迷,我終於能理解我賽前的文章,在賽後會被大量的分享了,可能我賽前文章所寫的脈絡與雙方的分析,讓一日球迷更有脈絡的看懂了場上發生的事情。
▲ 戴資穎對上陳雨菲的奧運金牌戰,吸引許多「一日球迷」觀賽。(圖/路透)
主播:小戴又失誤了 已經是第N次了
對於已經神準預言了場上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我來說,這場球賽是真的刺激,因為已經預先知道雙方的球風,球賽內容沒有讓我感到這麼的糾結。
但真正讓我糾結的就是主播一直不斷強調小戴「失誤」這件事情,讓我一個看習慣英文轉播小戴比賽的資深球迷,非常的不習慣,一直聽到失誤反而才是讓我看這場比賽感到揪心的地方。
而非常可惜的是,這麼多的觀眾對於「第一場小戴的比賽」印象卻是「小戴失誤好多」。
▲ 戴資穎在東奧金牌戰嘗試挑戰極限,結果被球迷誤解為「失誤」。(圖/路透)
主播風格差異:美式 vs 英式運動
首先我想先談談大家對於「失誤」的認知,在運動統計之中通常就是指「非受迫性失誤」(Unforce Error),簡易的定義「掌握主動或偷襲時,掛網或出界,亦可稱主動失誤或送分。」
對台灣觀眾來說,最常看的球類運動應該就是棒球跟籃球,這兩項運動的失誤相對少,但也同時負面影響比較大,或是說這些失誤,通常發生在團隊默契不足、技術不足與球員恍神的狀況。所以當台灣觀眾聽到「失誤」時,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不只是一直提到戴資穎失誤讓我看得很不爽,更讓我吐血的是聽到主播說「戴資穎已經累積n次失誤了」,我看戴資穎比賽是要她美妙充滿想像力的球技,不是聽你說失誤了幾次。但我也知道為什麼主播會有這種習慣,因為籃球、棒球這種「美國」體系的運動,就是很喜歡在比賽之中提到競技數據,相對羽球、網球這種「英國」體系的運動,主播就會比較注重在氣氛營造,特別強化運動的技術與藝術性。
而如果我們播羽球的主播以往是播美國運動的,真的就會有這種差別。
有一位南非脫口秀演員很好的說明了這兩這個差別:
"Sports In America" - Trevor Noah
英國女雙名將「克媽」 小戴狂粉
聽習慣英文轉播小戴比賽的話,應該會對於一位英語主播Gillian Clark(克媽)很熟悉,她曾經是代表英國出戰奧運的女雙名將,這幾年看到小戴大多的國際賽都是她播報的。
克媽算是小戴的狂粉,評價小戴為近十年來最具影響力的女單球員,說她是羽球的費德勒,拿著球拍的魔術師,每個人都在模仿她。
她對於小戴讚嘆類別的口頭禪有一大堆,可以順便學學英國人說英文。
“Oh, look at that”, “what a shot”
“I don’t believe it”, “simply unbelievable”
“Oh my goodness”, “Oh that is wonderful” “That is amazing” “That is massive”
“Oh she did it again”, “Oh no, you can’t do that”
“you never know what coming next”
“Miraculous”, “Fabulous”, “incredible”, “delightful” “brilliant” “sensation” “outrageous” “lovely shot”
參考影片
如果失分的時候,她也會很精準的評論
“That a mistake you can’t afford” 她無法承擔剛剛的錯誤
“She has missed that shot” 她失去一個機會
“She got to be more careful” 她需要更謹慎
“The unforced errors are creeping in now” 非受迫性失誤開始增加了
激戰的時候也會說
“she is fighting for every single shot” 她為每一球拚搏
▲ 資深球迷指出,戴資穎的「失誤」8成是「嘗試失敗」的結果。(圖/路透)
建議球評措辭更換 強調「挑戰失敗」
「非受迫性失誤」也是會在賽評之中提到,但真的不會去統計這樣的數字,而且通常都是一種輕描淡寫的概念,比較像是一種「這是一種不成功的打法,球員需要做一些改變才能贏球。」
在小戴的比賽之中,有大約8成這些所謂的「失誤」,都是她嘗試直接得分時極限的操作,真的很少那種觀眾會想要打滿一堆問號的失誤 (不像周天成),所以我會覺得播報小戴的時候,真的可以轉換一下用詞,可以用嘗試失敗(failed attempt)、錯失機會(missed a shot),來取代「失誤」,表達她是積極在挑戰極限的時候,是挑戰失敗而造成失誤的結果。
「阿可惜,剛剛小戴錯失了一個機會,再接再厲」
「剛剛的出界球是小戴一次失敗的嘗試,就看她能不能做一些調整,把剛剛失敗的經驗轉變成下次成功打進的參考。」
我相信以上這些播報的範例,應該會讓觀眾能更加正面的投入比賽之中。
▲ 戴資穎勇敢挑戰極限,打磨精湛球技。(圖/路透)
你看到小戴失誤多 我看見她挑戰極限
有看小戴比賽就會清楚,小戴需要在場上花點時間適應場地的極限,像是對上阮翠玲、辛度,第一局都有落後膠著過,但小戴一掌握節奏就會一發不可收拾,而陳雨菲最厲害的就是有辦法不斷中斷小戴的節奏。
回到比賽本身,很可惜的是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小戴比賽的印象成了「小戴失誤很多」,而忘記了在過程中,她不斷挑戰場地及對手的極限,她不放棄任何一顆回球,甚至自第二局最關鍵時刻,她沒有放棄與退縮,繼續挑戰極限。
感覺人生也是一樣的,我們害怕被外界以一個失誤或是失敗的結果定義我們,進而放棄了不斷挑戰自己極限的機會,有些時候小戴也會對著同一個出界的點一直瘋狂的打,好像想要打到進為止,對於得分來說不是很有效率,但這種想改變過去錯誤陰影的執著,確實就是她之所以可以成為世界球后也同時受到大家愛戴的原因,不會為了穩穩當當贏下比賽就不去表現極限精湛的球技。
希望我們都可以學習英國的播報員,多花時間為自己與他人精采的表現喝采,旅途上的失誤只是錯失機會或是挑戰自己必經的跌倒過程,失誤需要謹慎地去面對,但不應該為此恐懼,就像小戴一樣,失敗了還是要對於人生無畏無懼,做些微調整之後,繼續往邊線上打。
▲小戴的比賽經常打出這種球。(圖/翻攝王曉朗臉書)
熱門點閱》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王曉朗」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點此投稿,或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 聽Podcast掌握社會案現場
Apple:https://apple.co/3ibJl8F
Spotify:https://spoti.fi/34aNBAj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