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詐騙份子20年前潛入發展 福建安溪成大陸「騙子之鄉」

▲▼台灣詐騙份子20年前潛入發展 福建安溪成大陸「騙子之鄉」。(圖/翻攝中國新聞周刊)

▲大陸近年偵破多起跨境電信詐騙案,發現許多詐騙集團成員都來自福建安溪。(圖/翻攝中國新聞周刊)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中國大陸近年積極取締境外電信詐騙集團,發現有大批成員都是來自福建省安溪縣,根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安溪是大陸最早發生電信詐騙案件的城市之一,過去10多年來,安溪甚至一度被稱為「騙子之鄉」,這與台灣詐騙份子2000年後潛入大陸東南沿海地區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報導提到,電信詐騙在台灣興起於1997年,又稱為「台灣式詐騙」。福建警察學院偵查系副教授鄭震指出,2000年後,台灣詐騙分子潛入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建立詐騙窩點,實施詐騙活動,並迅速在大陸全國發展蔓延。

安溪是福建泉州的下轄縣,與台灣隔海相望,許多人從那時起走上了電詐之路。鄭震以福建各地公安機關破獲的128起電詐案件、抓獲的345名犯罪嫌疑人籍貫作分析,安溪縣獨占大頭,有146人。也就是說,案件受害者接到的電詐電話,有接近50%的概率,是安溪人打的。

電詐在安溪很早就呈現「傳幫帶」的趨勢,甚至一個村都搞電詐,大家共同切磋,還有專門的「詐騙培訓學校」及「詐騙點子公司」。村民對此的理解是,詐騙自古有之,兩軍對壘時常用,是一種謀略,對社會帶來的傷害也僅是「騙騙人而已」,和偷搶並不一樣。

安溪縣委書記高向榮曾在魁斗鎮看到一個「博物館」,裡面有不少因詐騙等行為賺到錢的人物榜單。他非常不理解,「沒感覺這是一種恥辱嗎?」2017年,高向榮在全縣打擊電詐的大會上感嘆,有的鎮村不推不動、推也不動,幹部麻木不仁、熟視無睹,群眾不以為恥、助長歪風。

▲▼台灣詐騙份子20年前潛入發展 福建安溪成大陸「騙子之鄉」。(圖/翻攝中國新聞周刊)

電詐最猖獗時,安溪境內一天發出的手機短信達上百萬條之多。設在安溪縣魁斗鎮的移動電話通信基地站是「全亞洲最繁忙的基地站」。大大小小的團伙,每天用群發器不間斷發送各類簡訊,如「六合彩特碼」「恭喜您中了大獎」「代辦各種文憑」,等待願者上鉤。

對選擇幹電詐的安溪人來說,相較電詐,貧窮是更抬不起頭的事。安溪曾統計過涉詐人群的基本畫像,年齡小、文化程度不高、經濟條件差。電詐之風剛起時,安溪尚未脫貧,年輕人涉詐,是因為想靠電詐掙錢。魁斗鎮的一名村幹部曾說,農戶一年賺不到一兩萬塊錢,年輕人吃不了苦,不願幹農活,出去賺錢也沒什麼本事,再加上法律意識淡薄,很容易就學壞了。他們根本沒想過,這是犯罪。

安溪作為最早出現電信詐騙犯罪的地區之一,當電詐集團轉移出境時,安溪也有一部分人因此出境。所以,安溪對護照的管理非常嚴格,鎮黨委書記易雷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如果沒有求學、求醫等正當理由,村民是拿不到護照的。村民想去緬北,通常只能偷渡。

2017年,安溪被大陸國務院部際聯席會議列為「赴境外詐騙窩點作案人員流出地重點整治地區」。作為犯罪輸出地,安溪派出不少民警,常年在全國各地破案抓人,駐在雲南邊境的隊伍始終有20多人,縣公安局全年差旅花費1千多萬元。

但該縣一位多年從事反詐工作的民警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無論是在國內其他地方還是雲南邊境,安溪所取得的打擊效果是有限的,一方面,涉及跨省、跨境的警務合作,尤其是後者,合作十分有限;另一方面,還是案件發現能力存在問題。

▲▼台灣詐騙份子20年前潛入發展 福建安溪成大陸「騙子之鄉」。(圖/翻攝中國新聞周刊)

安溪不少鄉鎮都面臨空心村問題,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對於戶籍地管理者來說,如何將在外有正當工作的人,和在外從事電詐活動的人區分開來,並不是容易的事。土方法是靠群眾舉報,但此舉常有疏漏,不可持續。

安溪更希望的方法是,通過支付機構、通信運營公司等提供的大數據進行研判。但安溪的反詐中心只能得到本地銀行、運營商提供的縣域內數據,難以跨省、越級調取縣以外的數據。

陝西警官職業學院講師宋曉輝等人著文指出,相關部門有自建的數據庫,能為電詐案件提供相應的信息,但不少部門會以涉及用戶隱私為由,拒絕將數據批量移交給公安機關。另一方面,許多詐騙電話是由境外打入的,而且每天長時間、持續性打入,電信運營商對這些異常來電並未盡監管義務,攔截、關停,銀行、網絡公司等都有相似的問題,「公安機關與電信、銀行等相關職能部門信息交流不暢、協作機制不順已經成為辦理電詐案件面臨的重大阻礙。」

幾位安溪受訪者認為,基層單打獨鬥治標不治本,國家層面應統一協調,建立反電詐的大數據平台。上述資深民警也指出,安溪在反詐方面,是國內時間最長、力度最大的,但至今仍未解決電詐問題,主要問題就在於此。

資深民警認為,傳統犯罪的作戰指揮中心通常是由下往上建,但反詐中心應該從上往下建。國家、省、市、縣的運營商、支付機構有明確的責任和義務,並將不同層級的數據匯集到反詐中心,形成大數據,統一分析研判,案發地、窩點地、犯罪輸出地才能密切合作,形成有效的電詐打擊網,「如果提升了發現能力,電詐犯罪會變成低收益、高成本、高風險的犯罪,拐點自然就來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