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者熱推台語電影! 「燒肉粽」串起立陶宛台灣交流

▲▼台語電影「五月十三傷心夜」曾在立陶宛戲院上映。(圖/翻攝自Skalvija網站)

▲台語電影「五月十三傷心夜」曾在立陶宛戲院上映。(圖/翻攝自Skalvija網站)

文/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2日專電

英國電影學者裴開瑞在歐洲推廣經典台語片,去年秋天首度前進立陶宛。他說,立陶宛觀眾對台灣歷史境遇的領悟力非常高;他籌畫的巡迴放映活動,僅立陶宛在商業戲院播台語片。

台灣的國家電影中心2016至2019年曾修復一批經典台語片,部分影片2017及2020年曾在英國及歐洲大陸巡迴放映,幕後靈魂人物就是裴開瑞(Chirs Berry)。

受全球疫情影響,巡迴放映去年在許多歐洲城市被迫延後至今年、甚至取消,但9月在立陶宛的場次仍正常舉行。

在首都維爾紐斯(Vilnius),「泰山與寶藏」、「五月十三傷心夜」、「六個嫌疑犯」、「三八新娘憨女婿」、「燒肉粽」等5部台語電影在當地歷史最悠久的電影院Skalvija放映。特別的是,在維爾紐斯的放映數量不僅居各巡迴城市之冠,且台語片短短5天就在當地引發「口碑傳播」現象,部分觀眾不但自己連續出席數場,還介紹親朋好友一同前往。

裴開瑞告訴中央社記者,立陶宛場地可容納120人,前兩個場次分別來了不到30名觀眾,但最後3場幾乎滿座。同樣令人驚喜的是,相較於其他歐洲國家,立陶宛觀眾似乎更容易對經典台語片的情境「心領神會」、「一點就通」。

裴開瑞說,他與巡迴影展的合作夥伴透過為每一部電影撰寫導讀、舉行座談等方式,試圖在各地觀眾與台語片之間搭起橋樑,包括說明冷戰對台灣與中國關係的影響。據他觀察,立陶宛觀眾對「老大哥鄰居」、族群分歧等議題很容易產生共鳴。

裴開瑞是英國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教授,是知名華語電影研究學者,曾是2017金馬影展決選評審團成員。

現年62歲的他受訪時說,他在1980年代開始研究華語電影,當時台灣「新浪潮」藝術電影十分吸引國際目光,1960至1970年代的台灣電影則往往連台灣人自己都看不上眼,將它們簡化為黨國宣傳和商業垃圾片兩大類型;其中,台語片的能見度又特別低。

在好奇心驅使下,裴開瑞開始多方探索,這才發現原來有許多生龍活虎、大膽創新的台語商業電影可謂滄海遺珠。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組長陳斌全曾在2016至2019年擔任國影中心執行長,領導經典台語片數位化及修復工作。

1950至1970年代是台語片鼎盛時期。陳斌全受訪時說,當時總計有近2000部台語片問世,但因未獲妥善保存,目前僅存約200部。若將台語片放在世界電影史脈絡檢視,它們的影像美學及歷史文化價值可以不遜於西方黑白電影,但提升台語片能見度及討論品質的先決條件是修復和改善保存、呈現方式。

裴開瑞說,因為有國影中心的修復和字幕翻譯工作,他才有條件規畫在英國和歐陸的聚焦1960年代台語片放映活動。

他2017年先與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的蔡明燁教授合作,在英國與斯洛維尼亞選映10部台語片;接著在2020年,放映國家總數暴增至12國,選映11部影片,活動統籌策劃團隊也新增研究台灣電影的法國學者柯漢東(Corrado Neri)及倪娃法(Wafa Ghermani)。

裴開瑞說,他的目標是讓歐洲愛好電影或對東亞有興趣的人士正視台語片的存在。他指出,影迷早已不只關注所謂藝術電影,商業電影的技術、美學也吸引他們,尤其是在預算極有限的情況下,台語片製作團隊往往必須大膽發揮創意,例如「三鳳震武林」(1968)的夜間武打戲就用車燈代替專業燈光。

預算限制也讓多數台語片的拍攝場景必須「就地取材」、有什麼就拍什麼。裴開瑞指出,這是台語片另一珍貴之處:讓外國觀眾得以一窺台灣戒嚴時期的真實樣貌。

至於未來一、兩年是否還會有台語片巡迴放映英國和歐洲,裴開瑞說,他當然想做得更多,但目前還很難說。陳斌全則透露,由於觀眾反應熱烈,他希望最快今年秋天就能在立陶宛舉辦台語片「口碑回歸場」,並引介在當地尚未放映過的經典台語電影。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時事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