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胡麻 。(圖/記者陳崑福翻攝,以下同)
記者陳崑福/屏東報導
胡麻長期以來被視為養身進補的健康食品。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為落實農委會大糧倉政策,積極輔導轄內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在恆春鎮推廣胡麻「機械播種栽培技術」,省時省工,作業效率高,7年多來種植面積由不到10公頃,激增120公頃,促成國內胡麻生產區域擴增,帶動消費者對國產雜糧支持度日漸提升。
高雄場戴順發場長表示,栽種胡麻採用便利性高的機械條播法取代人工撒播,具有出苗整齊且能控制行距的優點,對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甚為方便。利用機械播種除可採用手推式播種器,每公頃種子用量約1.5~2.5公斤;亦可以中耕機或曳引機附掛播種器,種子用量約2.0~3.5公斤。
以機械條播為畦溝距採120公分、一畦兩行、行距約30~40公分的栽培模式,株距調整為約10~15公分,適當的播種量可避免缺株,合理的密植有助於獲得較高的產量。
戴場長籲請農友注意播種時期,高屏地區氣候雖較為溫暖,仍應避免延遲於10月後播種,以降低胡麻生長遭逢低溫的風險;由於胡麻的主要病害大多可由土壤傳播發生,如疫病、立枯病、白絹病、萎凋病或褐斑病等。其病原菌可殘存於土壤,常會造成下一期作的危害,因此建議勵行輪作制度,以減輕病害發生,並兼具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及防除雜草的作用。而農改場也透過與農會及大專業農的共同努力,引領消費臺灣在地胡麻風潮,有效提升國產優質胡麻的價值。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