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認為,面對Delta病毒株,應加快第二劑接種的腳步。(圖/記者沈繼昌翻攝)
記者張乃文/綜合報導
台灣首批93萬劑BNT疫苗2日早上抵台,根據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的BNT規劃,除了12~17歲優先造冊接種,接著優先開放18到22歲族群預約接種。不過,有學者直言,讓12至17歲先打是錯誤政策,應該優先讓高風險族群打第二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高風險類別已經開了一定程度的疫苗廠牌,剩下就是「機會公平的問題」,但這問題永遠無解。
對於BNT疫苗施打順序,陳時中曾說,「這是衡平性的問題」,非常困難,因為AZ第七輪已開到23歲,才會希望也將18至22歲銜接起來,讓大家都有機會可以打。但台大流病與預醫所兼任教授金傳春認為,這是錯誤政策。她提到,傳染病要考慮確診最會死亡這些人,「優先讓打高風險群打第二劑」,先讓這些人減少死亡,這是第一優先,而不是去打年輕人;青少年的確也要打疫苗,但疫苗不夠時,要優先打會死亡、重症的,因青少年重症、死亡很少。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指揮中心提供)
金傳春說,疫苗會需要趕緊施打第二劑的原因是,在面對Delta病毒時,免疫抗體會很快掉下來,因此在還沒掉到太低、免疫還有記憶時,再打第二劑補上,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近期開始第三劑疫苗施打的政策,「第二劑高風險族群都還沒打,這太慢了。」
陳時中在疫情記者會再度被問到相關議題,他強調「這問題大家討論很多次」,從過去的1至10類人,包括與病毒接觸機率高、保護大眾及高風險者,當時就有蠻多機會可施打疫苗,而現在有部分沒在名單內者,希望「讓他們有機會來施打。」
陳時中指出,以高風險的1至10類來說,過去已經開了相當程度的AZ、高端疫苗,至於莫德納也開放至第九類的53歲以上的民眾,若未來有疫苗就會再開放;「剩下就是在於機會公平的問題」,他坦言,這問題「永遠是沒有辦法解」,除非量一次到貨,且不需要間隔太久,如此一來,第一劑覆蓋率也能很快達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