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晏男/台北報導
第二類人員施打疫苗數目近日被質疑過度「膨脹」,針對台北市第二類造冊人數為何?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3日在北市防疫記者會上表示,從中央的歷史系統資料來看,北市第二類總共造冊人數是3263人,對象包括官員、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居檢和居隔第一線人員、執行救災救護人員、邊境管制,其中,接種AZ疫苗約80%、20%接種莫德納。
蔡炳坤也解釋,第二類即是維持防疫量能的類別,包括中央地方官員、衛生單位第一線防疫人員、居檢和居隔第一線人員、執行救災救護人員、邊境管制、海巡、空中勤務等共7種;而台北市政府來講,就是前五種。
他指出,北市從今年2月陸續按照中央規定,上傳第二類公費接種的名單,直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8月17日函知停止第二類人員造冊疫苗接種「第二類對象」從6月的9萬人到7月9日的19.7萬人,到了8月31日超過20萬人,其中包含大量政府防疫人員,引起外界質疑。
對於全國16縣市提報的第二類地方官員名冊被披露,以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嘉義市的人數最多,占總數77.4%,而且都是藍營執政的縣市,連日來在國內政壇也引發熱議,並被備受網路討論。
對此,中央疫情指揮官中指揮官陳時中在8月31日的疫情中心記者會上也解釋,這些政府官員皆為造冊施打,中央及地方共約3萬人。
陳時中說,,他了解大家關心基層工作者、第一線防護人員等,也知道大家主要質疑的是政府官員部分,所以目前在維持第一線防疫工作的中央官員中,施打第一劑的有1692人,已完整接種兩劑的有925人,至於維持防疫體系運作的地方政府重要官員,接種第一劑與第二劑的人數分別為2萬4793人與5886人,「這些都是有根據造冊的人員來施打」。
在記者會上,陳時中也公布所有第二類造冊人員,總共21.6萬人,其中以第一線警消海巡人員8萬2778人占比最多,其次則為執行居家檢疫及隔離對象之工作者為3萬5422人。
而較受爭議的「維持防疫體系必要之運作官員」有中央1710人及地方2萬8794人,其中未施打第一劑者,分別為18人、4001人,這4019人還能登記施打BNT疫苗。
▼副市長蔡炳坤。(資料照/北市府提供)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