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母親「厭惡男人」,他自稱變成了「奇怪的物種」。(示意圖,非當事人/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林育綾/綜合報導
男人應該是什麼模樣?當代性別框架逐漸鬆綁,不過作家謝凱特形容,性別標籤卻如「四處蔓生的鬼針草」般沾黏在身上而不自知。作家沈信宏從小因母親「厭惡男人」,自稱變成了「奇怪的物種」,不但被取笑沒有男子氣概,又愛漂亮、被譏諷娘味滿溢,開始刨挖內在男性的種種壓抑,直到也成為孩子的父親,更在新書提到「男人可能同樣需要坐月子,強健心靈」。
沈信宏描述自己「細聲細氣,被取笑沒有男子氣概。愛漂亮,被譏諷娘味滿溢」,而他從小聽著母親提起家暴又外遇的賭徒丈夫,總是怨憤難掩的說「男人,不值得信任。」讓他覺得,男孩們似乎都和爸爸一樣粗野,總對親愛的人動手動腳。當他開始意識到男生女生真的有差別的時候,家裡已經沒有男人了。
跟「叛家者」同性別,讓他在成長過程縮進羞赧的洞,「但一名卑怯小兵,如何宣誓效忠?身軀薄弱、聲音尖細且敏感纖柔的他,如何長成媽媽理想中,有肩膀又足夠強悍、不像爸爸的男人?」
他曾經在洞裡躲著被嫌棄的自己,以為永不可能重見天日,直到他也成為丈夫、父親,而他透過書寫,在長大後回看著那個家,「一刀一刀,刨挖出男性深深壓抑的傾訴與渴盼」,沈信宏說,文學是一種真誠的練習,《成為男人的方法》這本書是他毫不留情的自我剖解。
▲沈信宏書寫《成為男人的方法》是毫不留情的自我剖解。(圖/寶瓶文化)
沈信宏在書中〈離宮的人〉篇章寫道「男人可能同樣需要坐月子,強健心靈。」、「被嬰孩掏空身體,新生時間推移我衰老的臟器,責任感如收縮的子宮逐漸凝聚,產後同樣陣痛,生活如惡露,不斷帶血流失。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後,忙碌的建造者不再有脆弱的餘暇,心底濕軟的水泥,吐出口盡是一條條剛勁的梁柱。」
作家謝凱特也在推薦序提到,不把「男人該如何」掛在嘴邊當成指南之後,性別標籤卻像四處蔓生的鬼針草般沾黏在身上而不自知。「2021年的此刻,細看架上的出版品,書名像一句句溫柔的話:輕聲耳語跟女人說不夠好也可以,戲謔傾訴自我的非主流不被認同才與眾不同,這些訴求試圖鬆綁性別框架,還原個人的狀態。然而,最需要鬆綁的,總是不見蹤影。鮮少見到男人二字出現在書封上的日子,彷彿異性戀男人無須被指導⋯⋯」
她私心臆測《成為男人的方法》一書,「其實是信宏轉過身,對著背後遙遠的陰影,一次勇敢的凝望。沒有英雄,沒有父親手冊,身為男人、丈夫、父親,一切都是對應關係,站定位置後,再學習那些稱謂該有的姿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