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圖/指揮中心提供)
記者洪巧藍/台北報導
近日歐盟將「多發性神經炎(GBS)」列為AZ潛在副作用,統計國際有超過800人出現此症狀,至於台灣不分廠牌疫苗共通報10名個案。專家表示,近期歐盟覺得特別需要監測疫苗的相關性,僅是提醒要比較加強監測,台灣也有持續監測,目前都沒有看到發生率高於背景值的警訊。
歐盟藥品管理局表示,在7/31之前,全球各地共施打5億9200萬劑Vaxzevria(AZ疫苗品牌名稱)疫苗,其中有833例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的通報,AZ疫苗與這個疾病間因果關係「至少有合理的可能性」。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日前說明,目前台灣累計不分廠牌有10名個案,打完新冠疫苗後出現不適,AZ有9人,莫德納有1人,但目前還無法證實或排除有沒有關係,還需要持續關注。
媒體提問台灣發生率是否較高?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表示,腺病毒跟mRNA 疫苗接種後都會有多發性神經炎相關報告,雖然在國外有很多的報告,打疫苗的通報率跟背景值沒有上升,以前一直沒有列入必須注意事件。
李秉穎表示,近期歐盟覺得特別需要監測疫苗的相關性,僅是提醒要比較加強監測,但沒有明確的數據顯示,打完新冠疫苗會增加GBS發生率。台灣持續追蹤各種疫苗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健保資料庫背景值比較,目前都沒有看到GBS發生率高於背景值的警訊。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