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人權會將設立「獨立監測機制」 落實人權公約

2021年09月15日 14:52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說明我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次國家報告之獨立評估意見。(圖/記者袁茵攝)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說明我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圖/記者袁茵攝)

記者袁茵/台北報導

受新冠肺炎影響,台灣於5月中旬升級為三級警戒,許多公司改為居家辦公,然而卻導致身心障礙者的就業、就醫、就學等受到影響。監察院人權委員會15日召開記者會,主委陳菊宣示,人權會將進一步確立公約第33條要求的獨立監測機制,建立與政府機關、身心障礙團體長期合作模式,共同促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在台灣落實。

陳菊、人權會委員王榮璋與王幼玲15日召開記者會,說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第2次國家報告獨立評估意見。陳菊於致詞時提及,在撰寫獨立評估意見報告前,人權會已有透過辦理座談會、焦點團體等不同方式,總共搜集105位來自各縣市團體代表、39位障礙者跟專業工作者意見,此份報告除了是人權會全體委員共同意見,也是對於身心障礙團體代表所提出的各項問題具體回應。

陳菊指出,受疫情影響,導致原本安排的座談會無法如期辦理,至少晚了2個月左右,使人權會格外重視疫情對身心障礙者造成的衝擊,決定以專章呈現身心障礙者在疫情期間遇到的各個層面問題。

陳菊提到,在配套措施不足之下,許多障礙者跟障礙者家屬造成很大壓力,例如部分公司採用居家辦公,降低員工感染機會風險,但聽障者無法透過網路參與公司視訊會議討論,而手語翻譯員也無法到家提供服務,種種問題使國家人權委員會於5月31日嚴肅發表聲明,函請行政院督促相關機關,務必重視跟回應身心障礙團體訴求。

負責本案的王榮璋、王幼玲將報告全文濃縮為15個重點議題,包括合理調整、需求評估、歧視申訴、影響評估、性別暴力、監所人權、司法近用、融合教育、機構轉型、輔具政策、手語推廣、就醫無障礙、校園無障礙、定額進用、合理退休等,依據公約條文與第1次國際審查的結論性意見,針對CRPD第2次國家報告內容提出人權會的立場與建議。

王幼玲提及,她上任後關注身心障礙者人權議題,已完成多個自動調查案件,也運用於本次的獨立評估意見,例如鑑定作業未確實依據ICF(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只看身體功能的缺損,而忽略環境因素造成的阻礙,以及早期療育專業人力整體不足、分布不均等問題,嚴重影響身心障礙者的權益,亟待改進。

王榮璋強調,合理退休制度是辦理各場次座談與焦點團體中,身心障礙者不分障礙類別所共同關注的議題,然而主管機關的回應還是停留在勞保財務困難、可自願加入國民年金保險等理由,忽略超過23萬的身心障礙勞工至今,仍無法如同身心障礙公務人員享有平等的退休權益,令人遺憾。

人權會表示,獨立評估意見刻正翻譯為英文版,完成後將提供給國際審查委員參考;未來待問題清單提出後,人權會將再撰寫平行回復,並全程出席2022年8月舉辦的CRPD第2次國際審查,善盡國家人權機構的職責。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