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神舟12號太空船今(17)日搭載3名太空人返回地球,預計降落位於內蒙古的東風著陸場。據了解,太空船將由以往的「定時定點」返回方式改為「動態適應」模式,以提高著陸精準度,此外,太空人在返回地球過程中,穿越大氣層「黑障」被視為最大挑戰,官方也採用「生力式」技術取代常用的「彈道式」增加安全性。
▲大陸神舟12載人太空船返回地球。(圖/翻攝央視)
《央視》報導,神舟十二號返回過程中首先要進行調姿,就像開車回家時,要先把車頭調到回家的方向,之後才開啟發動機將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緊接著,「神12」返回艙進入返回軌道,專業詞叫調整配平攻角,也就是整個返回艙鐘形頭部朝前,藉此可以增加氣動效應,發揮空氣的阻力作用。
▲神舟12太空船推進艙與返回艙分離。(圖/翻攝央視)
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後,太空人會承受巨大的壓力,也就是要承受超出體重很多倍的力量壓迫,接下來返回艙便開始進入「黑障」區,大概距離地表80至100公里,這段時間返回艙會和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聯繫,控制中心僅能藉由雷達或其他的方式知道返回艙確切位置。
▲3名太空人在返回地球經過大氣層時,將承受超出體重數倍的壓力。(圖/翻攝央視)
返回艙在黑障區約停留4至6分鐘,這時,返回艙與大氣層摩擦會產生高溫,在艙體特殊材料輔助下,太空人在艙內感覺不出溫度變化。出黑障區後,返回艙到達距地面10公里高度處,將依次打開引導傘、減速傘及主傘。過程中,返回艙會拋掉防熱大底,為最後的落地反推火箭點火做準備。
據悉,之前的神舟太空船是採用「標稱彈道」的返回方式,這種返回方式需要提前預定返回時間,發射前確定瞄準點,對時機的把握要求非常嚴格。神12返回任務將首次採用「動態適應」的返回方式,也就是返回前確定瞄準點,地面發起標準化返回流程後,根據實時彈道預測並進行動態調整,以實現精準返回控制。
▲內蒙古東風著陸場。(圖/翻攝央視)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孫軍表示,這次神12返回任務首次採用預測制導的控制方案穿越「黑障」區,「能夠讓飛船(太空船)在黑障過程中辨識空間環境對它的影響,實時制定新的升力控制策略,是返回控制方面的一個重大的技術突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