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協百年必看!北美館重現「文化覺醒時代」100件重量作品限期展出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將展出1920年到40年代臺灣日治期間,臺日籍重要藝術家重量級作品。(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台北報導

臺灣史上第一個思想啟蒙團體「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北美館為了響應,也將於明(2)日起展出「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約100件珍貴且少有展出的重量級作品,呈現日治時期1920年到40年代期間,臺日籍重要藝術家在臺灣的經典之作,包括描繪大稻埕節慶熱鬧景象聞名的郭雪湖《南街殷賑》等,可說是認識臺灣藝術史必看展覽!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描繪大稻埕節慶熱鬧景象聞名的郭雪湖《南街殷賑》,也在展覽中重現。(圖/記者林育綾攝

今年10月適逢日治時期重要的思想啟蒙團體「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擴大舉辦「文協百年・時空重現」系列活動,臺北市立美術館也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由於日治時期典藏作品較脆弱,展場除了嚴格管控溫濕度,更僅展出2個月,作品多半是臺灣藝術史上經典畫作,相當難能可貴。

文協成立於1921年,是臺灣史上第一個由知識菁英發起的啟蒙運動團體,雖然在歷史上活躍的時間短短10年,卻開啟了臺灣人意識覺醒和文化重建的序幕。而在1920年到40年代期間,當時的臺灣藝術發展跟世界同步,可說是爭鳴綻放,具有豐沛能量,那是一個「文化覺醒、追逐自主精神」的時代,透過展覽,也讓觀眾回望當時的盛況。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此次展出約100件珍貴且少有展出的重量級作品。(圖/記者林育綾攝)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此次展覽,由北美館展覽規劃組余思穎組長策劃,邀請研究臺灣美術學者邱函妮(現任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助理教授)擔任展覽顧問,依循文協自1920年代推動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梳理藝術、文化和歷史的多層面向,呈現與文協活動有直接相關、或日治結束前文化改造運動下,臺灣與日本藝術家之經典作品。透過展出經典繪畫、雕塑、攝影,藉此探討當時臺灣社會逐步成型的主體意識,引領觀者思索歷史中的臺灣意象。

策展人余思穎表示,展覽「走向世界」意味當時的臺灣藝術家「渴望迎接時代變化,與世界藝術趨勢接軌」的企圖,他們留學日本、歐洲學習現代美術,或旅行各地,開拓視野並思考如何以藝術語彙描繪臺灣特色;「美術翻轉力」呼應文協創辦人之一蔣渭水「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的口號,象徵藝術家內在自我認同的凝聚,以及藝術體現於外在社會環境、文化氛圍的翻轉能量。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此次展出約100件珍貴且少有展出的重量級作品。(圖/記者林育綾攝)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展覽依序從「在臺日籍畫家/教育者」、「美術競賽與臺灣藝術家」、「現代性與地方特色」、「現代女性形象」與「寫真術興起」主題,呈現37位日本與臺灣藝術家的作品(以下按出生年排序),如培育臺灣藝術家的日籍畫家/教育者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木下靜涯、鄉原古統、村上無羅;日治時期臺灣藝術家倪蔣懷、劉錦堂、陳澄波、呂鐵州、李梅樹、廖繼春、顏水龍、陳植棋、楊啟東、林玉山、陳進、陳慧坤、黃靜山、楊三郎、李石樵、郭雪湖、葉火城、蔡雲巖、張萬傳、林柏壽、林邱金蓮、黃荷華、盧雲生、黃水文、林阿琴、黃早早、林之助等;雕塑家黃土水和陳夏雨之作;攝影師彭瑞麟、鄧南光和林壽鎰以都會生活和人物為題材,運用不同的攝影技術,捕捉摩登時代下的女性身影。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此次重磅呈現許多獲得臺展、府展、日本帝展及法國沙龍等重要美術競賽之作,例如:展現臺灣自然風景的鄉原古統《臺灣山海屏風》系列畫(1930 - 1935)、呈現都會商業繁榮景象的郭雪湖《南街殷賑》(1930)、與文化運動重要根據地相關的陳植棋《真人廟》(1930)、描繪南臺灣豔陽爛漫氣息的陳澄波《嘉義遊園地(嘉義公園)》(1937)、表現鄉間純樸風土的林玉山《雙牛圖》(1941)、以熱帶植物家居生活即景的廖繼春《有香蕉的院子》(1928)、描寫時代女性優雅閒致的陳進《手風琴》(1935)等。

此外,也特別展出攝影家彭瑞麟獨門金漆寫真技術《太魯閣之女(漆金版)》(1934-1938)與臺灣最早彩色攝影作品《靜物之影中影(東京)》(1930)等,觀者可一窺當時在社會追求現代進步下,藝術家如何藉由作品積極展現獨特自然景象與文化風貌,開啟臺灣美術發展的新扉頁。

▲▼響應文協百年,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行「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圖/記者林育綾攝)

▲「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自10月2日至11月28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

「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
展期:2021年10月2日~2021年11月28日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三樓3A展覽室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