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弋丰/末代《斯卡羅》獵逃 別當《最後生還者》

2021年10月3日 00:00

● 藍弋丰/專欄作家、台大醫學系畢業

《斯卡羅》終於播完,話說,很多批評意見早在播映中就已經不吐不快,但一方面抱持著「看完才能評論」的高標準守則;一方面顧慮有人不是看公視第一時間播出,不要洩漏劇情;一方面批評又怕公視受傷害,所以等到播完,不影響收視率了才說。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斯卡羅》最後一集仍保持著高收視率。(圖/公視提供)

眾人的同心守護有效,最後一集的收視率2.31,與第一集的2.52沒有太大落差,公視創下史上最高收視之後沒有崩盤,所有辛勞促成、扛預算責任的主事者,都能鬆一口氣,這些努力爭取台灣影視投資的人們安全了,眾多批評於是一口氣出爐──先前一播出討論熱度就急遽下降,《斯卡羅》行銷團隊以及「網路義勇軍」還到處抱怨討論過少,殊不知討論少是因為大眾出於善意保護,不然一開口,就要罵翻了。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斯卡羅》熱潮,連帶使得陳耀昌的原著《傀儡花》登博客來暢銷榜。(圖/博客來提供)

《斯卡羅》未上映就有相當高討論度,以至於能創下2.52高收視率紀錄──同導演前作品《一把青》只有1%──其實有一大半的功勞在於故事本身的背景,挖掘羅妹號事件相關史料的台灣文史作者有許多組人馬,但劇組知道且能拍攝這個故事,主要仍是來自於原作《傀儡花》作者陳耀昌,其次,外景組、服裝組與道具組相當用心,定裝照出爐就引起驚豔,這也是居功厥偉。

《斯卡羅》想傳達什麼?

但優點就到此為止了,網路上已經有太多批評,最根本的,整個劇組編導顯然完全不曉得自己想做什麼:

每個角色常常下一集與上一集的想法沒有經過什麼重大劇情變化就天差地別,好像每集都在失憶;或是中箭後下一集沒事人,有如平行時空;更經常做出極不合常理以至於變成笑話的決定;角色與勢力已經很多,全劇只有12集,卻用超緩慢的節奏拍片,好像是以為有400集可拍;既有的角色已經拍不完,還硬加自創的新角色佔去大多篇幅,以及硬加不合史實也無助推動劇情的不知要表達什麼的無謂段落。

劇組主打台灣本土情懷,卻對台灣地理知識顯然嚴重空缺,角色常常「瞬間移動」來回根本不可能在時間內走到的地點。主打台灣歷史,卻故意安排滿清官員到處出現在史實上沒參與的部分,因而遭質疑大中國主義,但是又好像不是,因為滿清官員出現時,僵化呆板如機器人,那到底為這個人加戲的意義何在?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斯卡羅》劇組主打台灣本土情懷,卻在一些語言與地理距離等細節出現劇情安排上的錯誤。(圖/公視提供)

最終,編導為自己辯護說,想要用總觀全局的視角來看每個不同族群小人物的生存,但是,既然有這樣的設想,又為何非得讓主角處處出現,弄出「瞬間移動」呢?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基本的不用心,除了前述地理上的問題,劇組大力宣傳自稱對語言下足了工夫,然而,劇情一進到官府,瞬間兩個官員對談講著字正腔圓的「國語」,簡直昏倒,因為只有中國劇才會所有角色不論歷史不論出身通通講「普通話」,這是因為中國政治上要強調全國統一的緣故,《斯卡羅》既然強調語言、主打台灣價值反對大中國思想,湖南出身滿清官員應該有重重的湖南腔才對,卻是講「標準國語」,簡直離譜,難道是中國統戰片嗎?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羅妹號事件紀錄片《社頂的孩子》 。(圖/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甚至連基本的剪輯技巧都缺乏的讓人吃驚,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劇情最重要的出火談判,與同樣在公視播出的紀錄片《社頂的孩子》相比較,《社頂的孩子》經費少,只能用簡陋動畫表現,但是卻更為生動。雙方談判時,李仙得與卓杞篤之間需經兩層翻譯,《社頂的孩子》的作法是,李仙得講完,兩個翻譯交頭接耳後,就換卓杞篤講,這樣的剪接安排很順暢,但《斯卡羅》竟然是連這種基本的安排手法都不知道,要把一句話重複講好幾遍。

眾多批評已經有太多專文,就不再重複。

說好故事比傳遞價值更重要

李仙得的題材,好萊塢早就拍攝成電影,那就是膾炙人口的《末代武士》,歷史劇的確可以大幅改編,《末代武士》把李仙得改到面目全非,基本上不特別說恐怕認不出原型是李仙得,故事跟實際歷史也基本完全對不上,但是紅遍全球,也讓歐美對日本文化與明治維新歷史產生更多興趣,這是標準「改編不用符合歷史,成功引起對歷史興趣」的最佳例子。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末代武士》海報。(圖/維基百科)

原住民的題材,好萊塢也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如《阿波卡獵逃》,其實該劇所描述的時代,族群也是相當複雜,但編劇只專注說好一個故事,主角遭強大勢力俘獲作為人祭祭品,驚險逃脫後回到故鄉發揮「主場優勢」克敵制勝,救出家人,至於過程中炫目的歷史訊息,其中也有很多錯置,包括把印加、阿茲特克的定期出征俘虜人祭套用到馬雅等等,但劇情並不強調,觀眾也就不計較。

《阿波卡獵逃》的製片梅爾吉勃遜,拍片有很重的主觀價值思想,這點從後續他拍《受難記》就一目瞭然,但在《阿波卡獵逃》中,他很巧妙的,只在最後讓西班牙艦隊現身海平線上,畫龍點睛的提示了他想傳達的基督教文明價值觀,但不影響整部片的觀影,這可說是極為聰明的安排方式。

相對的,歐美也有失敗的作品,劇組想硬塞價值到劇情中,導致劇情支離破碎,使基本說故事出現嚴重常識級的錯誤,最近的例子是知名遊戲續作《最後生還者2》,一代的男主角有如父親般帶著女主角闖越重重艱險的故事深受喜愛,不料到了二代,劇情改由「進步價值」政治正確魔人主導,全盤變色。

相對於一代嬌滴滴的女主角,故事安插了二代自己的主要角色,一個壯如牛的新女主角,比故事中的男生都還壯,顯然是想「賦權」給女性,而代表父權的一代男主角必須死,這位一代與玩家們同生共死也是遊戲主要賣點的角色,一開始明明救了新女主角,卻立即反遭恩將仇報,死得莫名其妙。

原本的女主角安排了女同性戀人,為了讓她們能組成家庭,還有個前後跟兩人都交往過的男朋友,好讓女戀人懷孕生下小孩,但這男的可不能留下來當爸,所以劇情就安排這男人不明不白的、明明是沙場老將,卻犯下基本戰術錯誤遭人一槍爆頭。很公平的,新女主角相好的男生也得賜死。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作者認為《最後生還者2》犯了只想價值審判,卻沒有說好故事的毛病 。(圖/SIET提供)

老相好要遭價值制裁,新認識的也一樣,新女主角碰上一對亞裔姊弟,之後發現「弟弟」原來是多元性別,女生扮成男生,這個多元價值的代表跟著新女主角一起活到最後,而可憐的姐姐,代表服從家庭價值,即使幫「弟弟」逃家,也一樣要先斷手凌遲再賜死。

一代遊戲玩家們鍾愛的女主角,身為一個多元性別雙性戀者,卻在整個一代遊戲中都跟隨父權,對政治正確魔人來說是罪大惡極、一定要懲治的對象,於是編劇最後安排的高潮是:新舊女主角大對決,經過玩家痛罵歹戲拖棚,但編劇顯然自認傑作的兩女扭打,最終安排舊女主角手指斷了,回到家,愛人帶著孩子跑了,父權代表一代男主角留下的吉他,也因為手指斷了無法彈,讓她一無所有。

這樣的價值滿滿的安排後,政治正確魔人很滿意了,但是玩家都暴動了。

斯卡羅的支離破碎,到處破綻,看起來實在很像「最後生還者2」症候群,編導只忙著要塞進自己的價值審判,完全忘記最基本的工作是說好故事,以至於有關說故事的一切都不用心、破綻百出。

李仙得枉費讓帥氣的法比歐飾演,卻一改史實上情報外交長才、處事細膩又多謀略,還留下很多影像與文字紀錄,顯現才華風采不凡,到《斯卡羅》中,只能傲慢的炫耀文明與秩序,永遠態度粗暴惹人討厭,口口聲聲說大話,卻啥事都辦不了,只有蝶妹幫忙他才能成點事,最後還要顯示染指台灣的野心,就是要把這個代表西方白人的角色打為高傲可憎的帝國主義霸權代表,若沒有察覺這種「進步」的種族價值,恐怕會解讀為編導嚴重反美。

斯卡羅,公視,陳郁秀,一把青,傀儡花,陳耀昌,社頂的孩子,末代武士,阿波卡獵逃,受難記,最後生還者,蝶妹,李先得

▲《斯卡羅》蝶妹與李先得 。(圖/公視提供)

蝶妹從頭到尾只有一個一號表情就是八字眉,逆來順受,被李仙得言語逼迫到最後,回一兩句標準英語,好像編導是想伸張自己英語很好只是害羞的委屈。作為李仙得的僕人與助手,這種配合帝國主義霸權的角色,當然最後必須賜死,讓她死得痛快,已經是仁慈,最終觀眾大罵無意義莫名其妙矯情的賜死戲,編導卻顯得很滿意,或許自認為價值傑作。

絕佳的歷史題材,辛勤的外景、服裝、道具付出,就這樣給毀了,唯一欣慰的是,此劇播出後,因為該批評之處實在太多,引起其他劇組「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壯志,或許最終對國內影劇的發展仍是有正面作用,但是,無論如何,可要切記:斷絕「進步」政治正確魔人,認真說好故事先。別讓台灣影劇耗盡大眾的善意,造成後人發展更困難,使得後繼無人,當上「最後生還者」,那可就罪過了。

熱門點閱》

► 張誠/後冷戰首個國際軍事同盟!AUKUS 是美國在亞太關鍵佈局

► 蔡錫勳/岸田文雄成自民黨新總裁 AUKUS日本要不要參一腳?

► 吳崑玉/「膝反射」式焦土抗爭走不遠 國民黨究竟為誰而戰

► 亓樂義/先有積極反制才有「戰力保存」 漢光演習需要突破!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