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鳥會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路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中華鳥會)於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鳥會是台灣最大的鳥類保育聯盟組織,由全國21個關心鳥類保育與環境的民間團體所共同組成。位在台南市官田區的「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是中華鳥會的團體會員-台南市野鳥學會負責經營,於今年委託中華鳥會秘書處,以台南官田水雉復育的成功實例,以及作為推動里山倡議的優良典範,向IPSI提出申請並順利加入。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在過去,水雉曾在台灣各地的平原濕地都有零星分布,然而因為土地的開發、農業型態的變遷導致水雉的棲地逐漸消失,以及加上農藥的廣泛使用,到了1990年代,水雉的數量一度只剩50隻不到。水雉喜好在生長浮水植物的濕地棲息,在缺乏天然棲地的條件下,菱角田也提供適合的環境讓水雉能繁衍和覓食。這些僅存的水雉大多棲息在台南官田的菱角田,因此作為台灣最主要的菱角產地,也成為了全台最關鍵的水雉棲息地。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為了保護殘存的水雉族群,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成立於2000年,面積約15公頃,目前由台南市野鳥學會經營管理。每年由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交通部鐵道局、台南市政府、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挹注經費,企業如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則長期支援解說志工、增添所需的望遠鏡設備、修井、捐贈公務車等資源,同時與在地企業支持友善耕種農產品等資源,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履行里山倡議的精神達成生態、生產、生活三生共贏。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水雉園區透過與農民的合作,鼓勵有機和友善生態的傳統耕作方法,降低對土地與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園區也幫助農民了解政府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相關規定與補貼措施,並協助他們發展生態農業旅遊,強調傳統農業社區和生態友善型農業的重要價值。同時也積極推動綠色保育標章的機制,鼓勵人們購買友善生態的傳統農場所種植的農產品,其價格亦能反映農民所需,而水雉園區也幫助農民推廣和銷售這些農產品。此外水雉園區也發展環境教育的題材,強調農村地景的重要性,以及他們與生物多樣性的密切關係。

多虧長年耕耘的棲地經營與友善農業發揮出了成效,水雉的族群數量近年來持續增加,分布的地區逐年擴大中。自2016年以來,台南已每年穩定記錄水雉超過1000隻以上,其中2020年冬季普查共調查到1723隻。對比20年前的時空,水雉終於不再岌岌可危,這些努力與成果是水雉園區成為IPSI網絡成員的鐵證。

▲20年來積極保育水雉的績效成果受到肯定,中華民國野鳥學會2021年代表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正式加入「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IPSI)」,成為第279個成員,也是台灣第18個成功加入IPSI的組織。(圖/水雉生態教育園區提供,下同)

IPSI成立於2010年,開放所有致力於鼓勵、支持「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和海景」理念的組織加入,以利於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的福祉。期望透過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建立人類社會與自然生態和諧共存的永續農村,促進生產地景中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永續利用的整合,實踐「里山倡議」的經營模式。同時也鼓勵維持既有的在地農業知識,以確保IPSI支持的全球地景和文化多樣性在未來不會受到威脅。

水雉園區、台南鳥會及中華鳥會希望未來能在IPSI的夥伴網絡中學習到各種不同的實例與方法,將里山倡議的目標融入在我們的保育工作中,並為台灣的鳥類與自然環境做出更多的貢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