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姓男子堅持不說出同住飯店女子身分,讓人以為幕後有更大犯罪情事,大費周章找人。(示意圖/Pixabay)
記者劉昌松/台北報導
王姓男子和劉姓大陸籍女子入住台北市中山區飯店,積欠近萬元房費沒付,飯店提告詐欺發現,訂房的劉女留假資料,找不到人,王男今年初被通緝到案後也堅不不供出劉女身分,還偷教劉女應付檢警盤問,辦案人員懷疑幕後有重大集團性犯罪,派出電信警察隊找出劉女,結果王男涉詐欺沒事,反吃上最重7年徒刑的偽證罪。
檢警調查,遭詐騙房錢的飯店一開始是接受劉女訂房,原本預約住3晚,結果劉女和20多歲的王男一住就是5、6天,飯店人員提醒2人要補繳多住的近1萬元房錢後,2人假意回房間拿東西,趁隙溜到停車場開車走人,飯店因而報警。
▲王男和劉女被飯店指控賴帳不付房錢涉嫌詐欺。(示意圖/Pixabay)
一開始辦案人員根據訂房紀錄追查劉女,發現她留的是假資料,無法貿然確認身分,而住宿登記上的王姓男子則傳喚不到案,因此遭檢察官發布通緝,後來被緝捕到案,又不配合調查,怎樣都不說出劉女的身分,還謊稱無法聯繫。
檢警懷疑王男費心隱藏劉女身分與行蹤,可能幕後有詐騙集團等,更嚴重的大型犯罪事件,因此說服王男主動提供手機進行數位還原,王男為了方便日後取回電話,留了1個電話號碼請檢警日後聯繫,辦案人員赫然發現,王男提供的號碼,與訂房紀錄上的號碼相同,決定派出電信警察尋找這支號碼的發話地點。
▲電信警察根據手機門號發話地點,找出住飯店賴帳女下落。(示意圖/資料照)
沒想到當台北警方鎖定並到南部搜捕劉女時,先前說不知道劉女身分的王男,也正好共處一室,進一步追查發現,王男曾指導劉女,如果接到陌生電話說要歸還手機,該怎麼應對,不過劉女落網後喊冤,以為王男早把房錢付清,完全不知道自己被告詐欺,並趕緊賠償飯店損失。
檢察官調查後認定這只是一起單純的住房賴帳案件,雖然王男因為不是訂房人,所以被控最重5年徒刑的詐欺罪獲得不起訴,但王男曾以證人身分簽名具結,卻在與案情相關重要事項說謊,被依最重可處7年徒刑的偽證罪,及2年以下徒刑的藏匿人犯罪起訴。至於劉女所涉詐欺正另案偵辦中。
【其他新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