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輪第一階段將於22~27日開打。(示意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李佳蓉/整理報導
第12輪疫苗第一階段已於20日中午截止預約,並於今(22)日開打,而根據指揮中心最新統計,該輪開放3種疫苗合計有188萬1516人完成預約,當中BNT共有101萬人、預約率74%;AZ則有68萬人、預約率71%;莫德納最少,預約率僅28%。《東森新媒體ETtoday》統整出常見5大QA,讓還沒出門的你一次搞懂接種疑慮。
Q1:第12輪第一階段哪些人可以接種?
A:包括BNT預約第1劑,對象為30歲以上(1991/12/31(含)前出生);AZ是第2劑,對象是7/30(含)前已接種AZ第一劑38歲以上(1983/12/31(含)前出生);莫德納也是第2劑,對象為7/16(含)前已接種莫德納第一劑55歲以上(1966/12/31(含)前出生)。上述已於10/20前完成預約資格者,皆可前往指定場所接種。
Q2:接種時間?
A:符合第12輪預約接種資格的民眾,施打時程預計從10/22至10/27提供接種。
▲AZ、BNT、莫德納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圖/指揮中心)
Q3: BNT副作用有哪些?施打前後要注意什麼?
A:BNT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症狀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及發熱。這些症狀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提醒,心肌炎多發生在接種後5到10日,症狀為胸口悶、呼吸不順、會喘,若有這些症狀應盡快就醫,也建議接種後可以多喝水、避免劇烈運動、適當休息。
至於學生常有暈針狀況,黃高彬則提醒,接種前應睡飽、吃早餐,並且在接種前多呼吸、喝200~300ml的水放鬆心情。醫師還透露,在打疫苗前,可以先拍打施打部位,有一點疼痛可以避免接種時過於緊張導致暈針。
Q4:AZ副作用有哪些?施打後要注意什麼?
疾管署說明,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接種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以下任一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請民眾依照自己預約時間,準時前往指定場所接種。(示意圖/記者李毓康攝)
Q5:接種莫德納副作用有哪些?施打後要注意什麼?
根據指揮中心資料,接種完莫德納疫苗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可適度冰敷,請勿揉;抓接種部位。
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38℃),通常約48小時可緩解。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如有接種部位紅腫及硬塊發生膿瘍、持續發燒或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的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建議接種mRNA疫苗後,應注意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請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