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火線/從《長津湖》看台灣命運的逆轉

▲電影《長津湖》劇照。(圖/維基百科)

電影《長津湖》劇照。(圖/維基百科)

記者朱錦華/特稿

歷史的行進不一定是直線的。它有時候迂迴;有時候拐彎;有時候甚至會向後轉。韓戰之後的美、中關係長期陷於冰點。直到1972年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雙方關係才破冰。之後隨著大陸改革開放,兩國關係越來越緊密、友好。將近40年過去了。但自從歐巴馬宣布「重返太平洋」、川普扛起抗中大旗、拜登接棒後,美、中關係重新回到對抗的緊張態勢。大陸「十一長假」時熱映、票房衝破50億元人民幣、描述韓戰關鍵戰役的愛國電影《長津湖》,旗幟鮮明的標誌了中共重新回到「抗美」的鬥爭之路。

「仁川登陸戰」 和「長津湖戰役」是韓戰的兩大關鍵戰役;前者讓以美軍為主的「聯合國軍」越過三十八度線北上,差一點解放朝鮮半島全境。後者則協助「抗美援朝志願軍」把「聯合國軍」趕回三十八度線以南。接下來兩軍陷於拉鋸,直到簽署停戰協定。

韓戰的爆發與發展,跟台灣及南北韓的命運有著生死攸關的密切關聯。著名史家郭廷以在他的《近代中國史綱》結尾時說:「韓戰救了台灣」。這個說法獲得普遍認同。當時共軍正積極準備解放台灣。然而1950年6月25日爆發的韓戰,打斷了共軍的攻台計畫。韓戰爆發僅兩天之後的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第七艦隊巡弋台灣海峽,「防止對台灣的任何攻擊」。原因是當時的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布萊德雷向杜鲁門轉述麥克阿瑟的意見:台灣是太平洋防線中自阿留申群島經日本、沖繩至菲律賓的其中一環。協防台灣可以讓它成為「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杜鲁門於是作出上述決定。自此之後,兩岸一直對峙至今。

韓戰的發生與發展,當中的主要人物有很多出人意表的決定和作為。其一,北韓最高領袖金日成是在大家完全沒有料到的情況下不宣而戰襲擊南韓。其二,若非當時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蘇聯為了支持中共取代中華民國的安理會席位,跟聯合國鬧彆扭,從該年一月起抵制所有的聯合國會議,讓該國駐聯合國代表馬力克在安理會會議缺席,對朝鮮半島命運至關重要的安理會第82、83、84號決議案是不會通過的(蘇聯有否決權)。一旦不通過,聯合國無法以軍事手段干預,北韓軍隊勢必席捲南韓,如願完成對朝鮮半島在社會主義下的的統一。

聯合國授權出兵後,9月15日聯軍統帥麥克阿瑟登陸仁川奇襲成功,切斷北韓人民軍退路和補給線,迅速扭轉戰局。麥克阿瑟野心不小,接下來他趁機越過三十八度線揮軍北上,兩韓在民主下統一眼見指日可待。但中共的參戰粉碎了麥克阿瑟「年底前結束戰爭,讓子弟兵回家過聖誕節」的承諾。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大舉跨過鴨綠江進入北韓。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打響,地點包括東線的黃草嶺、赴戰嶺;以及西線的溫井、古場、雲山。志願軍首戰獲勝,把「聯合國軍」及南韓軍逼退至清川江一線。

第二次戰役從11月25日打到12月24日。西線稱為「清川江戰役」,東線即是「長津湖戰役」。志願軍在付出極慘重代價的情況下(死亡近5萬人), 逼迫「聯合國軍」向南大撤退。關於「長津湖戰役」的勝敗,大陸學者跟西方學者有著不同的解讀。中方認方這是一場「偉大的勝利」。西方的學者則認為「聯合國軍」並沒有輸,並且把它比喻為「韓戰版的敦克爾克大撤退」。畢竟,志願軍並未達成全殲美軍北極熊團(3,000人)和陸戰隊第1師(12,000至15,000人)的目標,主力在空軍和第10軍掩護下突圍成功,循海路撤退。

然而,被趕了回來是事實。麥克阿瑟還是覺得遭到羞辱。他建議使用原子彈轟炸中國東北,但被杜魯門拒絕(蔣介石也反對),最後導致麥帥遭到解職。若美國真的動用原子彈,或許可以扭轉韓戰戰局,不過後果恐怕是不堪設想。

當初對是否參戰,中共內部意見分歧。毛澤東一錘定音,決定發動志願軍「抗美援朝」,其中重要原因之一當然是來自史達林的指示。其二,若放任「聯合國軍」統一全韓,美國勢力將接壤東北,對剛剛建政的中共來說無異是極大的威脅。第三,韓戰爆發後美國隨即協防台灣,阻斷了統一之路,讓毛澤東很不爽,「抗美援朝」的決定當中其實也包含了拿老美出氣的成分。

但參加韓戰的後果對中共是很傷的。除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外,杜魯門政府本來已發表《中國白皮書》,等於宣布拋棄中華民國。中共參戰後,讓美、中關係自此長期陷於敵對狀態。假設當年中共沒有參戰,很可能在往後十年、八年之內 雙方就會建交,台灣問題早就解決了!而韓國也早在50年前完成統一。然而,中共的「抗美援朝」改變了這一切,讓朝鮮半島目前仍處於分裂狀態,而中華民國存在至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