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回疫苗卻被當破口!機師吐辛酸血淚嘆「我們更怕染疫」

▲▼盧希文。(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盧希文。(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疾管署推出防疫人物誌,有機師直言,明明承擔染疫風險,為國人載運疫苗貨物,但仍被社會大眾視為「防疫破口」,自疫情以來,「我不是在隔離,就是在隔離的路上」,即使配合防疫政策,可還得面臨網路言語暴力,孩子也受到波及,無奈道「其實,我們比大家更怕染疫啊!」​

日前一名機師不幸於檢疫後離世,其生前曾抱怨不停在執勤、檢疫中無限輪迴,連家人都不諒解,機師工會則發起「黃飄帶行動」,持續呼籲主管機關、航空公司正視機組員身心健康,盼一個月能獲得三天空檔,以及居檢期間可不派飛。疾管署則在粉專貼出「防疫人物誌 航空機師篇」,分享防疫期間,守護健康家園的動人故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華航777總機師盧希文憶起去年3月,他被指派飛第1班往返上海的專機,接回滯留在武漢的台商,當天,他穿上全套防護裝備,回台後飛機直接被拖到棚廠內,由化學兵對下機的每一個人進行消毒,「那是我第一次穿防護衣,戴N95口罩和護目鏡,穿上去以後就不能脫下來,即便機上溫度調到18度,還是全身從頭濕到腳,臉上是各種壓痕。」沒想到,後來這樣的裝備成為機組員的飛行日常。​

▲▼盧希文。(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盧希文表示,沒想到穿著全套防護成為機組員的飛行日常。(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我們應該是全台灣做COVID-19篩檢最密集的職業了」,盧希文透露,機組人員每個月都需要篩檢4~7次,但仍因極為少數的機組人員,讓航空業成為社會大眾眼中的「防疫破口」,令他相當無奈道「其實,我們比大家更怕染疫啊!」​


「長達一年半,我不是在隔離,就是在隔離的路上」,盧希文說明,每趟長程航班結束,防疫旅館要先隔離5天,再進行9天加強自主健康管理,看不到盡頭的5+9循環對於身心很是煎熬,長時間的隔離讓大部份機組員久久才能見家人一面,公司附近的防疫旅館,經常可以看到機組員隔著窗戶,和站在窗台下的家人招手。​

不過即使辛苦配合防疫政策,但機組員仍被社會大眾異樣看待,不僅得面對網路言語暴力,連生病都無法就醫,盧希文指出「醫院要求24天或14天不飛行才能進醫院,但對我們來說是不可能的,身體不舒服只能靠自己找藥吃。」

▲機組人員常需要進行隔離與篩檢。(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機組人員常需要進行隔離與篩檢。(圖/翻攝自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此外,機組員的孩子也連帶遭受波及,盧希文提到,「孩子的同學被爸媽會交代不可以跟機師的小孩一起玩,老師在課堂上要求父母有出國史的小孩,要做完PCR檢測才能回到學校上課。」​

防疫期間民眾雖無法出國,但因台灣位處海島,需要不斷進出口貨物,包含疫苗與經濟命脈也都相當仰賴空運,讓台灣的飛航工作更是吃重,對此,盧希文說,「我跟大家一樣,工作是為了養家,疫情讓大家都辛苦,但機師這份工作讓我確實也多承擔了一份責任,我會提醒自己要小心防疫,盡己力守護台灣。」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