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社福團體基金會呼籲,民眾要多關心身邊的長者。(圖/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年底將近,疫情逐漸降溫,各行各業陸續回復運作正軌,然而,在一片解封和降級的正面期待中,國內的社福團體仍然大聲疾呼民眾能夠更多關懷身邊需扶助長者的的需要。長期投入老人照顧的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弘道基金會、屏東基督教醫院及一粒麥子基金會等四家社福團體特別再次呼籲民眾,能夠用愛心共同響應四個團體與7-ELEVEN所攜手發起的「加減新生活-銀齡新生活」公益募款計畫,在門市投下零錢,或使用手機OPEN POINT APP線上捐款,一起在歲末年終時節,支持公益團體的服務能夠更有力量地「復甦」,一起在後疫情時期持續照顧需扶助的長者、支持照顧長者的家屬們,讓愛不冬眠。
一粒麥子基金會執行長林木泉表示,疫情雖然漸受控制,但疫情對於社福團體服務的衝擊影響並沒有馬上解除,特別在「服務」和「資源」兩方面,影響仍然存在,在服務面,雖然疫情降溫,多數實體服務已逐漸重啟,但是受助長輩和家屬,幾乎是在半年之內,必須從無預備的三級警戒高度管制,到現在逐步開放實體服務,無論對長輩或是家屬而言,身心都需要調整與適應。此外,因應防疫規範與措施,第一線服務所需的防護資源負擔提高,人員照護也需要更長的工時,但因為疫情對民間企業衝擊極大,一般民眾捐贈社福團體的金額和意願也受到明顯影響,這都是在疫情降溫之時,不易被社會察覺的情況。
▲疫情雖然降溫,但老人的身心需要調整和適應。(圖/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
受助長輩與家屬受疫情衝擊 身心需重新調適
以一粒麥子基金會的服務為例,對獨居、兩老相依長輩生活和心理支持上非常重要的「共餐」,在三級警戒期間必須停止實體服務,然而共餐不只是讓長輩們吃飽吃好,還能滿足社交互動與情感交流的心理需求。因此疫情也讓許多原本逐漸敞開心胸、參與社交的獨居、兩老相依長者們,暫時不得不回到原先獨自生活的生活形態。雖然基金會改採送餐與電話關懷等方式因應使照顧不中斷,但是服務人員已可明顯感受到受長輩因為「獨食」而產生心情上的變化。
另一方面,實體服務暫停期間,家屬幾乎是在「極少的預警時間內」就要立即扛起照顧重擔,七成以上的家屬都有力不從心的狀況,以失智長者平常的三餐來說,在失智照顧據點,照顧服務員可以預留很長的時間陪長輩慢慢進食,但這對同時要兼顧其他家中事務的家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此外,為長輩備餐需要特別烹製,對家屬來說也是難題。即使目前已有部分據點恢復共餐服務,基金會必須重新營造共餐帶給長輩的心理支持,同時還需要符合防疫指引與規範,這些都需要時間與耐心重建往日的參與感與信任感。
▲部分據點恢復共餐服務。(圖/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
實體服務重啟 需加倍的心力與時間
長者照顧非常強調「實體服務」,因此,疫情的「封」和「啟」同樣都會帶來衝擊。目前,雖然已有部份服務據點已在主管機關同意下恢復服務,長輩可以重返服務據點得到較為完善的照顧,但好不容易稍能習慣家中照顧作息的失智長輩,又必須重新再適應一次日間照顧據點作息,特別是失智長者的適應又格外需要時間,這一來一回的巨大變化,對受照顧的長輩來說相當辛苦。此外,實體服務必須審慎實施防疫要求,因此,無論是人員在據點內的照顧、在家戶之間的接送等日常照顧動作,都必須付出高出以往更多的心力和時間,都是在疫情趨緩後,不易被關注到的需要。
▲為了嚴格遵守防疫要求,照顧人員必須付出更多的心力和時間。(圖/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
防疫成本與人員工時增加 更需社會大眾踴躍捐助
因應防疫的規範與措施,第一線服務所需的防護資源負擔提高,人員照護也需要更長的工時,然而先前疫情嚴重衝擊國內工商業,各行各業都度過慘淡的蕭條時期,直接影響了企業與個人的捐款金額與意願。同時,減少外出、減少與人接觸、減少現金使用等行為上的改變,也令人擔憂原本「隨手可捐」的現金零錢捐可能減少。越趨近年底,預期需要幫助的長輩,也有一波增加的趨勢,接下來社會大眾的愛心捐款支持是否可以接近以往同期的情況,令四家公益團體非常憂心。
▲希望大眾能踴躍捐款幫助老人。(圖/一粒麥子基金會提供)
APP線上捐款 讓愛不冬眠
因此,本次弘道基金會、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屏東基督教醫院、一粒麥子基金會等四家公益團體與7-ELEVEN攜手展開把愛找回來「加減新生活-銀齡新生活」公益募款計畫,民眾除了在7-ELEVEN投下零錢,更可以利用今年推出的「OPEN POINT APP 慈善捐款」功能,動動手指即可單筆或定期定額捐款響應公益,在寒冷的冬天裡,讓愛不冬眠,幫助公益團體在疫情復甦的過程中,能夠持續以優質的服務,照顧需要扶助的長者和家屬。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