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該打BNT第2劑嗎? 專家示警台「心肌炎發生率」是美國2倍

▲學生接種BNT。(圖/記者黃孟珍攝)

▲學生接種BNT。(圖/記者黃孟珍攝)

記者許若茵/綜合報導

12~17歲學生自9月下旬接種BNT至今已超過4週,指揮中心規劃最快一個月後就能開打第二劑,不過有專家提醒,台灣青少年施打第一劑後心肌炎的的粗發生率,是「美國青少年的兩倍」,直言專家都說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從來沒有提出台灣利與弊的數據分析,以供家長們參考」。

台灣新冠疫苗BNT從12~17歲學生族群開打,但根據第13輪接種規劃,BNT第二劑是18歲以上,12~17歲還未列入。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日前表示,會針對第二劑再發意願書調查,再加上還需要ACIP專家委員開會,所以施打時間最快在一個月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今在臉書發文指出,美國人研發並製造mRNA疫苗,在使用後,快速公布所有疫苗的不良反應,依據美國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資料,12~17歲施打第一劑後,心肌炎發生率為女1.1/百萬劑、男9.8/百萬劑。第二劑的發生率為,女9.1/百萬劑、男66.7/百萬劑,而美國此年齡層心肌炎的背景值,女不超過2,男不超過4。

何美鄉透露,今年8月指揮中心規劃在校為青少年施打BNT時,她與多位學者都表達疑慮,並建議家長不要同意施打,「因為既定的政策很難改,但家長及青少年有最終的決定權」,如今即將施打第二劑,指揮中心公布15例心肌炎的資料中,有13例為12~17歲,相比台灣青少年接種第一劑BNT後,罹患心肌炎的機率約為13/百萬劑,「這樣的發生率,與國際如何比較?」

何美鄉認為,在沒有台灣此年齡層預期的心肌炎背景值的情況下,至少可以說,「台灣青少年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心肌炎的粗發生率為美國青少年的兩倍」,至於第二劑是否也會相對提升,非常值得關切。

目前歐美各國疫情持續嚴重蔓延,且多數青少年心肌炎都是輕症,無死亡個案,因此決定讓青少年持續接種疫苗,「在他們的國家,青少年施打疫苗確實是利大於弊」,何美鄉提到,國內專家也都說接種疫苗利大於弊,「但從來沒有提出台灣利與弊的數據分析,以供家長們參考」,提醒各國防疫政策的利與弊,都要就地評估,不可以跟者西方,人云亦云。

▲專家提醒,防疫政策的利與弊,都要就地評估,不可以跟者西方,人云亦云。(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專家提醒,台灣青少年施打第一劑疫苗後心肌炎的粗發生率為美國青少年的兩倍。(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何美鄉說,上月韓國發表有一名22歲年輕人在施打BNT疫苗5天後,有心絞痛,在7小時後死亡,這是第一例疫苗相關心肌炎死亡的案例,解剖結果顯示局部心房發炎,死因可能與心律失調有關,而不是心肌衰竭。她也聽說台灣有一青少年接種疫苗後,因心肌炎現在仍在加護病房,使用葉克膜,「我們為他禱告祈福」。

何美鄉強調,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清楚思考疫苗的「利」是預防重症與死亡,台灣小孩的重症是多少?死亡是多少?喊話指揮中心的專家們,用數據依疫情可能的嚴重度推估;在疫苗的「弊」是嚴重心肌炎,年紀愈小,風險愈高,青少年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承受這些風險?

文末何美鄉重申,現有新冠疫苗預防感染的效力不彰,突破性感染是很平常的事,疫苗的效力是預防重症與死亡,請還未接種疫苗的成人,儘速施打疫苗,「對50歲以上的人,接種疫苗一定是利大於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