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6》華健/「能源轉型」應對甲烷減排3成 天然氣扮演要角

2021年11月5日 15:31

● 華健/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系教授

正當COP 26氣候會議在英國進行之際,台灣相關公投案也即將登場。蔡總統和蘇院長反擊「珍愛藻礁」公投案:保護藻礁,就是要讓台灣沒有電、讓台灣空轉。這次COP 26受到前所未有重視,在於其可謂關乎地球危急存亡。對於台灣,何嘗不是?

台灣能源轉型困境 是時候重新診斷

作為決定台灣人長遠福祉的執政者,實應拋開政治掛帥思維,務實以對。台灣急需的,是務實全面檢討相關政策,尋求適用的減排與淨零策略。

例如美國拜登總統在會上宣布,美國和歐盟倡議,已獲一百多國響應,在二○三○年前削減卅%的甲烷排放量。對此發展,台灣領導人必然要在土地管理、農業及石化工業等相關政策進行調整。

至於面對民間公投挑戰,與其視為強敵,不如樂觀的當作是讓台灣能源成功轉型,進而從全球減排末段班脫身的契機。否則將使台灣長期陷入「以煤養不出綠」的經濟與環境泥淖。

診斷台灣所處困境:用電持續成長,核電漸去、再生能源上不來,八九成發電將仰賴火力,發電成本將隨燃料價格上漲,空汙與溫室氣體排放也將持續上升。預計占五成天然氣發電,因天然氣接收站的藻礁與珊瑚礁等挑戰延宕,勢必仰賴持續增加燃煤。


▲作者指出,天然氣接收站受民間團體、公投影響,燃煤發電的比重勢必會上升。(圖/CFP)

蔡政府能源轉型目標為:二○二五年核電歸零,發電組合為天然氣五成、燃煤三成,其餘再生能源。從目前不計代價達標來看,注定不僅會使台灣更落後全球腳步,且將嚴重虛耗該保留的本錢。如今台灣急需對既有的能源政策好好診斷,對症下藥。

再生能源比重要提高 轉型關鍵在全民配合

台灣最熟悉的日本,要在二○三○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降低四十六%。十年前經歷福島核災浩劫的日本,發電能源組合:廿至廿二%核電、卅六至卅八%再生能源、一%氫與氨,其餘為火力發電。

相較於預設的全球再生能源占比五十%目標,台灣再生能源須大幅調高。而達此目標,首須積極追求能源效率最大化。各國能源轉型的最大共識是:有效減排進而達淨零的關鍵,在於能源效率。當年蔡總統提出「省下一座核電廠」以達零核。上任五年交出的成績卻是:用電提高六點一%。

能源轉型不能只著眼發電,工業與交通等皆須並進。像是交通,除了電動車,其他如零排放公車、共享運具、單車及步行的持續創新與投資,同樣重要。

天然氣勢必扮演轉型的橋接角色。顧及價格與供應導致的不確定性,台灣亟需建立具彈性的接收、儲存與配送模式。多樣、具彈性且方便的浮動接收站可扮演此關鍵角色,取代目前的固定陸基接收系統。尋求適格的合作夥伴,可確保成本效率及可靠運轉。

▲作者認為,比起固定式的天然氣接收站,浮動式接收站更具彈性和效率。(圖/記者屠惠剛攝)

針對進展受阻的離岸風電,值得留意的是,大陸離岸風電今年已超越英國領先世界。而相較於以海纜送電上岸,以風電生產氫與氨在大型車輛上,更具應用潛力。

此外,消費者終究是減排的關鍵,欲達淨零,便須從民眾的旅行、住家及採購等生活型態作根本改變。而克服作出永續選擇的障礙,也唯有靠政府。

熱門點閱》

►COP26》周世瑀/英國「再生能源與核電共存」背後的核武野心

►COP26》李敏/沒有核能發電 2050台灣難「淨零碳排」

►期待COP26導正淨零排放「虛浮遠景」 (謝英士、鄭佾展)

►COP26》黃健群/氣候議題脫鉤美國 北京要當減碳「領頭羊」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聯合新聞網」,原標題為「甲烷減排3成 能源轉型急需轉向」。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