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台立場轉變「史上頭一遭」 《紐時》曝台灣制勝2關鍵

▲▼外交部長吳釗燮出訪歐洲,與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合照。(圖/路透)

▲外交部長吳釗燮出訪歐洲,與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s Vystrcil)合照。(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編譯

《紐約時報》報導,歐洲長期以來與台灣保持距離,避免激怒北京,但近日一系列不尋常的外交活動顯示,他們強化對台關係的意願越來越大,一部分原因是對中國的不信任感日益加深。專家們紛紛指出,歐洲對台立場首次出現顯著變化,而「民主與晶片」就是台灣在歐洲的制勝公式。

報導寫道,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日益武斷的威權主義,持續深化外界的厭惡及不信任感。歐洲議員以中國侵犯人權為由,暫緩《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如今考量到北京對港台議題及疫情的處理,似乎更有意願重新評估,並且加強與台灣的關係。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亞洲計畫主任歐特爾(Janka Oertel)表示,「歐洲對台灣的看法產生了非常微妙而顯著的變化,這是史上頭一遭。我們已經清楚意識到,台灣情勢令歐洲人感到擔憂,不只從價值觀的角度,從區域安全架構的角度也是如此。」

布魯塞爾智庫「俄歐亞研究中心」(CREAS)主任法倫(Theresa Fallon)也指出,「民主加上晶片,是(台灣)在歐洲的制勝公式。」

儘管歐洲在中國經濟利益龐大,無意願放棄承認北京的「一中政策」,也不願軍事介入印太地區,但對於許多台灣人及歐洲人而言,台灣似乎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歐洲夥伴,因為台灣是一個繁榮的民主社會,擁有獨立司法體系,對人權及環境也有鞏固保護。

▲▼台積電(圖/路透)

▲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圖為台積電。(圖/路透)

台灣致力控制疫情以提升國際形象,國內疫情基本穩定受控,還向多國運送數百萬個口罩,其中包括歐洲。全球近期的半導體晶片持續短缺,更突顯了台灣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台灣也尋求增進與歐洲的商業聯繫,已派出66名官員及商界領袖組成的代表團,訪問捷克、斯洛伐克及立陶宛,討論投資與產業合作,最終目標是與歐洲達成雙邊投資協議;此外,也積極將關係制度化,對抗北京的外交孤立。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卓忠宏表示,「台灣正在非常努力吸引歐盟,達到出口多元化的目的,並且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台灣正試圖利用這個機會,與歐洲建立更持久且正式化的關係。」

歐洲對於台灣的支持是否僅限於口頭上,仍有待觀察。但《紐時》指出,比起歐盟高峰會(European Council)與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歐洲議會成員擁有更多彈性空間,能夠做出堅定的友台政治行動;此外,德國新政府以及即將到來的法國大選,對於歐洲重塑與北京及台灣的關係而言,至關重要。

前歐洲議會政治顧問、駐台北研究員費倫齊(Zsuzsa Anna Ferenczy)表示,「歐盟正在經歷自我反思的時刻,我們想要與中國建立什麼樣的關係?我們願意和台灣建立什麼樣的關係?這仍是有待解決的2大問題。」

▲▼蘇貞昌接見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含假訊息)」(INGE)特別委員會官方代表團。(圖/記者陳家祥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接見歐洲議會「外來勢力干預歐盟民主程序(含假訊息)」(INGE)特別委員會官方代表團。(圖/記者陳家祥攝)

2周前,外交部長吳釗燮前往布魯塞爾,與歐洲議會成員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非正式會晤。歐洲議會形容台灣是「印太地區的夥伴及民主盟友」,並以壓倒性多數支持一項決議,呼籲與台灣加強關係。

上週,歐洲議會首次派遣正式代表團訪台,法籍歐洲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aël Glucksmann)4日與總統蔡英文會面時表示,「我們帶著一個非常簡單、清楚的訊息前來,『你們並不孤單,歐洲與你們站在一起。』」

歐洲議會代表團訪台3天期間,大部分時間都在與政策研究團體、非政府組織會面,討論如何對抗假消息。格魯克斯曼也是因批評北京而遭中國制裁的人士之一,他坦言,歐洲向來比較注意俄國干預,而非中國,「不與台灣合作是一個錯誤。因為,你還能在哪裡找到更了解中國政權的人呢?」

《宇宙人外信》:中英日韓四聲道,影劇閒聊學單字★

SpotifyKKBOXSoundOnApple PodcastGoogle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