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勇敢叩門CPTPP!專家:國際情勢風向已變 有機會領先敲開大門

2021年11月13日 11:25

▲▼CPTPP。(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CPTPP。(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文/黃崇哲(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經過10多年的準備,今年9月,台灣正式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此項申請案,與中國遞件相隔6天,後續將依程序,希望能在新成員入會的准駁會議中取得全數會員國同意,順利加入此一重要經貿合作組織。此舉,不僅標誌著台灣不願受限於國際外交局勢困難,而被脫鉤於國際經貿體系之外;更展現出台灣將勇敢尋求跨入全球下階段高質量區域經貿整合的決心,來為台灣本身以及世界經貿發展,扮演起台灣應有的國際角色。

以經貿發展見長的台灣,在過去20多年中,籠罩於中國快速成長的國際影響力陰影下,在國際經貿合作機構中遭受無理排除與對待,而不論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或者其他少數還保有席位的亞洲開發銀行(ADB)、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等,台灣所用的名稱與權利也都是受到偏差性的待遇,更遑論一些具備主權地位意涵的聯合國周邊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IMF)、世界銀行(WB)等,台灣更是直接被排除在外,不能參與討論貢獻。

這樣的國際經貿組織架構,讓擁有龐大經貿數額以及生產能量的台灣,彷彿於外太空飄浮,存在於地球經濟之外。更令人憂心的,在這樣被邊緣化的發展經驗中,對照韓國、新加坡等經濟體,國人在部分財經政策的考量上,卻顯露出國際經貿組織邊緣人的行為氛圍,彷彿已經習慣於存在感的消失,慢慢不再有爭取經貿平等對待的雄心壯志。於是,對於此次CPTPP的申請,部分輿論面對中國的搶先申請,就喪氣地放棄抱持台灣優質先行加入的希望。

或許,這次的CPTPP申請,是有可能會重演30多年前,北京對於台灣不能先於中國加入WTO的蠻橫要求再次出現,更何況這些年中國的影響力已大幅攀升。只是,國際情勢的風向也已有所改變,除了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經濟崛起與意識型態差異有更清楚的認知外,台灣在過去幾年來與國際的友情交往,以及對於民主體制的共同追求,也讓台灣在周邊國家的認同感有所提升。特別是在疫情中努力幫助世界,也得到友情回應的台灣。這次,當台灣勇敢地舉起手叩門CPTPP時,我們已經聽到日本、澳洲來自門內的溫情回應,或許假以時日,我們終將有機會領先敲開CPTPP的歡迎大門。

以金融業為例,正如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在立院備詢台上表示:「CPTPP對金融服務業的要求,與金管會現在的法規幾乎沒有差距。」顯見我國的法令環境,早已有迎接與國際進一步整合的實力,而這是目前中國仍未能達到的標準。而我國金融業若能藉由此次CPTPP的參與,幫助各金融機構在國際化資產管理、新南向等業務面上,發揮資金優勢,擴大經營市場規模,將是我們最大的期望。

「台灣自己不能成為台灣申請入會的絆腳石」,跨黨派的共同加入願望,不應該受到少數非科學、非理性的無謂牽絆。整個國際經貿合作的思維是「Give and Take」,也就是「折衷妥協、互相讓步」。所以,一些談判上的開放與讓步,不應視為失敗的退讓。因為,我們絕對有實力在民主體制下,提升受衝擊產業的競爭力;也有實力讓台灣不必靠打壓別人的發展機會,就與其他經濟體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商機。在此次難得的國際契機中,讓台灣以經貿實力真心出擊,助力於國際友誼,拓展出屬於台灣的合理經貿發展空間。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台灣銀行家》雜誌總編輯,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繼續閱讀《台灣銀行家》雜誌。

分享給朋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