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推動韌性農業且費用倍增。(圖/農委會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在今年8月明確指出,未來全球將面臨暖化與水資源循環變異問題,農委會因應氣候變遷,研擬研擬農林漁畜產業調適策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9日)指出,民眾對2040年上升1.5℃可能無感,但對農產市場價格波動就很有感,現農委會科技計劃經費為4億元,今年會再跟科技會報辦公室爭取,增加針對氣候變遷、淨零排放項目相關經費4億元,提高農業生產體系韌性。
今年8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發表第6次評估報告(AR6)已明確提出,未來全球將面臨暖化與水資源循環變異的問題,農業生產環境勢必有明顯影響,農委會針對氣溫上升1.5℃、農業可用水資源減少10%、災變天候增加等設定三大核心情境,建立農林漁畜調適策略,以強化農業生產韌性為主軸,導入跨機關合作與開發技術來降低未來影響。
農委會指出,氣候變遷是長期研究議題,但農委會所屬研發單位早已啟動不同階段因應研究與技術推廣,協助農民面對嚴峻的氣候變化仍保有穩定生產,包括從2020年起推動「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體系研究」計畫,整合科技研發能量,投入農業調適技術開發已有成果,將逐步推廣產業應用。
農委會在今天宣布,預計12月起陸續將上述科研成果以線上影片播出,發表亮點成果,為運用氣象預測圖資透過科學方法,以模擬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的衝擊情境,剖析未來農業的變化,並分析2030、2040及2050年對產業的影響,提出產業調適目標。
▼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示推動韌性農業。(圖/農委會提供)
面對氣候變遷衝擊,陳吉仲指出,若跟民眾說2040年全球氣溫上升1.5℃,民眾可能沒感覺,但若是有關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民眾可能就很有感,像是最近青蔥價格飆漲,就是受今年8月暴雨影響,顯示投入「韌性農業」研發的其迫切性與重要性,目前農委會科技計劃經費約4億元,今年將再跟科技會報辦公室爭取,針對氣候變遷、淨零排放的經費再增加4億元。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