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塑近代中國 唐獎漢得主王賡武:文史傳統扮演關鍵角色

▲▼唐獎漢學獎得主、著名史學家王賡武。(圖/唐獎提供)

▲王賡武認為文史傳統在形塑近代中國扮演關鍵角色。(圖/唐獎提供)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第四屆唐獎頒獎典禮今(20日)透過線上登場,唐獎漢學獎得主、著名史學家王賡(音同耕)武,透過線上發表專題演講,王賡武結合個人成長背景及學術研究歷程,分析在西方知識體系衝撞,還有政治制度隨時代更迭,但中國近百年發展歷程,文史傳統時至今日依然扮演重要角色,中國歷屆國家主席從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也都回到文史傳統。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第4屆唐獎頒獎典禮,從去年延遲到今年才舉行頒獎典禮,預計今天下午透過線上進行頒獎典禮,其中新加坡國立大學特級教授王賡武,以獨特的視角理解中國,並以其在中國的世界秩序、海外華人以及華人移民變遷等領域上具開拓性且深入的剖析,獲選為2020年唐獎第四屆漢學獎得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第四屆唐獎今天透過線上舉行頒獎典禮。(圖/唐獎提供)

▲▼唐獎漢學獎得主、著名史學家王賡武。(圖/唐獎提供)

除頒獎典禮,唐獎主辦單位也邀請4大獎項得獎人輪流發表主題演講,上午先由漢學獎得主王賡武以「文史相成的中國之道」揭開序幕,而出生泗水、成長於英屬馬來亞的王賡武,在家庭教育中學習中國傳統,並研讀文言文,成為中國歷史有著獨一無二的見解,是這個時代最具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歷史學家之一。

王賡武指出,父親認為「文是中國文化的基石」,文使得所有紀錄得以保存,使「家族的關係得以界定,理想的天下觀得以建立,讓中國歷代領袖建立起統治體系」,因此王賡武向父親學習古文,也在父親安排下就讀英文學校,讓他日後得以跳脫傳統觀點,以開放態度遊走在中西思想之間。

王賡武在演講中闡述,中國從古老的皇帝天下觀,轉型成現代化國家過程中,傳統國學多次歷經西方知識體系的衝撞,雖然20世紀的中國服膺新的世界秩序,卻在文化大革命中改變中國自身的文化遺產,而在毛澤東過世後,鄧小平主張改革開放,為中國文史傳統帶來新的可能,即使天安門事件和蘇聯的瓦解使中共政權受到挑戰,但文與史仍在近代發揮效用。

王賡武也提到,記錄歷朝歷代的史能夠塑造體系的集體記憶,也能為中國歷史創造一脈相承的連續性,在鄧小平之後,從江澤民、胡錦濤到習近平的歷屆國家主席,都回到文史傳統,支持清史撰寫以連結明朝末年和民國初年的歷史,而中國短短百年間的政治演變,文史傳統的意義也隨著統治方針而有所演進。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關鍵字: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