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證實「日久生情」是真的!常來上課的女同學更有魅力

▲教室,大學,教書,教授,講課,學生,翹課,上課,考試。.(圖/翻攝自pixabay)

▲常常見到一個人,就可能更喜歡他們。(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文/約拿.博格(Jonah Berger)

摘自/時報出版《看不見的影響力

首先,請各位想一個自己最近做過的決定,任何決定都可以,例如買哪種早餐穀片、看哪部電影、午餐去哪裡吃;或是更為重大的決定,像是跟誰出門約會、支持哪位候選人、這輩子要從事哪一行。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各位為什麼做了那個決定?為什麼最後挑了那個選項?

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雖然答案五花八門,最終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你你你。你的個人偏好,你喜歡與不喜歡的人事物;你覺得某個人幽默風趣、魅力十足或許是不錯的男女朋友;某某候選人政治立場和你一樣所以選他。我們這樣選就是因為覺得這樣好,按照自己的意見與想法行事,答案太明顯了,根本沒什麼好講的。

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人們自己往往沒發現,生活中絕大多數的面向其實深受他人影響。人們會投票,是因為其他人也投票;一旁要是有別人在吃東西,會讓人因此塞下更多食物;買新車,是因為鄰居最近也買了車。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左右著民眾購買什麼產品、挑選何種健保方案、在校成績以及職業道路;還影響是否存退休金、投資股票市場、捐錢、加入兄弟會、節約能源,以及是否接受新奇發明。社會影響甚至涉及人們是否參與犯罪活動、對工作滿不滿意。每個人九成九的事都受他人影響,很難找到不受影響的決定或行為。

事實上,社會影響隨處可見,生活中所有領域只有一個地方看不見社會影響。

我們以為自己免疫。

理查‧莫蘭德(Richard Moreland)教授在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開設人格心理課程,跟許多大學課程一樣,教室位於扇形階梯大講堂,可以容納近兩百人,學生主要是大一新生和大二生,有幾個大三、大四也混在裡頭。一半男生,一半女生,有的是體育健將,有的是阿宅,有的不愛念書,但也有超拼命的那種人。

心理學的課,學生如果參與學術研究通常可以加分,莫蘭德教授的課也不例外。學期末,大家被問到願不願意填寫一分簡單問卷,多數人都說好。

問卷內容很簡單,男同學和女同學會看到A、B、C、D四名女性的照片,接著要回答幾個問題。他們覺得A、B、C、D多有魅力?想跟她們多相處嗎?想不想成為朋友?

A、B、C、D看起來差不多,就是一般的大學生,年齡相仿,穿著隨性,就像整學期坐自己旁邊的那個人。

事實上,還真的是。莫蘭德教授班上的學生,不知不覺成為一場精心設計實驗中的一部分。

問卷中的四名女性整學期都假扮成學生,跟大家一起上課。她們會在上課前提早幾分鐘到教室,慢慢走到前排,也就是最多同學能看到的位置。上課時,她們安靜聽課記筆記,下課時收拾東西,跟大家一起離開教室。除了沒有真的選課外,和其他學生沒兩樣。

一個比較重要的細節,是這四位女生上課的次數不一樣。莫蘭德教授的課一學期要上40次,A女從來沒去上課,B女去5次,C女去10次,D女去15次。

當然每個人喜歡的類型不同,有的人喜歡金髮,有的喜歡棕髮,有的女生喜歡「高黑帥」的男生,有的則有不同偏好(這對矮、白、不帥的朋友來講,真是一大福音)。

A、B、C、D四人在不同學生眼中自然看起來也不同。有的人覺得A女很有魅力,有的則喜歡C女;有人被B女的眼睛吸引,其他人則覺得D女比較漂亮。

然而雖然每個人看法不同,大家的回答還是出現明顯模式。

比較常來上課的女孩更有魅力。同學覺得來15次的人,比來10次的人有吸引力;來10次的,又比來5次的人好;而5次又勝過零次。

常常見到一個人,讓人更喜歡他們。

▲女學生,女高中生,女高校生,正妹,女同學,背影。(圖/pakutaso,示意圖,與本文當事人無關)

▲比較常來上課的女孩更有魅力。同學覺得來15次的人,比來10次的人有吸引力。(圖/pakutaso,示意圖,與本文當事人無關)

各位可能會想,搞不好只是上15次課的那個女生剛好長得比較漂亮,天生比較有魅力。不過沒這回事,沒上過那堂課的人認為四個女生魅力值一樣,如果少了見面次數的差異,四個人看起來一樣。

那會不會是因為常上課的人跟大家感情比較好?也不是,假扮成學生的實驗人員上課時,從不和其他學生互動,口頭或非口頭的都沒有。

學生會特別喜歡某幾個女生是因為比較常看到她們。一切只因為在班上多見過幾次,學生就會感到常上課的人比較有吸引力,也因此更想認識她們。

「日久生情」的概念乍聽之下不太可能,然而數百場實驗都證實這種現象。不管是大學紀念冊上的大頭照、廣告語、虛構的字詞、果汁,甚至是建築物,人們見過的次數越多就越喜歡,只要熟悉了就會喜歡。

多看幾遍喜愛程度就會增加本身已是有趣現象,不過還有一件事更值得探討──我們根本渾然不覺。

當莫蘭德教授的學生被問到以前是否見過問卷上的人,幾乎沒人知道自己看過。要是被問到見面次數多是否影響他們的看法時,學生眼睛瞪大,好像問問題的人瘋了。當然沒影響,怎麼可能多見到某個人幾次,就覺得那個人更有魅力?然而事實上的確會。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跟莫蘭德教授的學生一樣,低估自己受社會影響左右的程度,原因是我們根本沒發現自己被影響。

我們尋找自身行為受社會影響左右的證據時通常找不到。我們沒察覺自己被影響就以為沒這回事,然而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行銷大師約拿.博格(Jonah Berger)撰寫《看不見的影響力》。(圖/時報出版提供)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看不見的影響力: 華頓商學院教你看清自己如何受影響,做最好的決定【暢銷慶祝版】》,作者約拿.博格(Jonah Berger),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行銷教授,著有暢銷全球的《瘋潮行銷》(Contagious),是世界知名的專家,專門研究行為改變、社會影響、口耳相傳,以及產品、點子與行為流行的原因。——不論你想成功銷售產品或聰明過生活,都必須洞悉無所不在的「社會影響力」。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ETtoday著作權聲明 ]

相關新聞

讀者迴響

熱門新聞

最夯影音

更多

熱門快報

回到最上面